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

纪录片《高三》12年:班主任王锦春还在武平教书

武汉写字楼网,lol机器人天赋,蒋丞

两年前,王锦春接受《人物》杂志采访(网络图)。 海峡网讯(记者 赖志昌)得知纪录片《高三》获奖那天夜里,凌晨1点多,还在家中熟睡的王锦春,突然被座机电话闹醒,接电话时,他有些迟疑地…

两年前,王锦春接受《人物》杂志采访(网络图)。

两年前,王锦春接受《人物》杂志采访(网络图)。

海峡网讯(记者 赖志昌)得知纪录片《高三》获奖那天夜里,凌晨1点多,还在家中熟睡的王锦春,突然被座机电话闹醒,接电话时,他有些迟疑地看了下座机的来电显示,起初以为是诈骗电话。电话接起来,听见那头传来导演周浩的声音,获奖了!我们的《高三》获奖了!,什么叫我们的《高三》,那是你的《高三》。王锦春说。

那是2005年12月的一天,《高三》获得2006年第30届香港国际电影节最佳纪录片人道奖,12年后,王锦春依然能够清晰地回忆起这个片段。他不曾料想,自己后续的人生,注定还将与《高三》粘连在一起。自《高三》后,王锦春逐渐被人熟知,甚至在全国出名,而随着岁月的消逝,近些年,他渐渐被人淡忘了许多。

今年恰逢纪录片《高三》诞生12年,因几家媒体的相继追访报道,重新唤起人们对于《高三》这部片子的记忆,顺带地,片中的班主任王锦春也再次被提起。鲜为人知的是,如今已到知天命年的王锦春,头上多了许多白发,眼看身边的同事升迁、出走,而他选择继续留在武平一中,默默做个教书匠。他坦言,自己并非缺乏出走的机会,而是少了告别的勇气,情愿固守一份乡村式的诗意与宁静。

励志片

即便这么多年过去,纪录片《高三》总能反复被人提起。每年高考前,在一些地区的学校,老师总会反复给学生们看这部片子,以激励他们奋发努力的斗志。

这部片子80%的人,都会当成励志片来看。王锦春说,导演周浩剪辑片子时费尽了心力,甚至绞尽脑汁,但片子出来并不满意,曾多次跟他提起他本来要拍一部批判高考体制的片子,他说我太抢戏,拍成励志片了。

当年周浩结束了一年的拍摄,制作出纪录片《高三》。开播前一晚,周浩打电话告诉王锦春,片子要在央视纪实频道播,这个消息多少让他感到诧异央视怎么会播这种东西呢?好奇心被内心的忐忑不安所取代,要是有很多负面的东西,同行,学校领导甚至全县人民会怎么看?王锦春回忆,当他看完片,心里多少松了口气,甚至有一种释然与感动,他被片子的真实打动,感觉高三这一年来,大家都不容易。

《高三》播出后引起轰动,片中的班主任王锦春,也给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片子里,他经常激励学生,读书不会死人,你就拿出半条命来读就可以了你不要去问接下去会怎么样,你只需要去付出等等,他快言快语,金句频出,甚至在网上,有人还专门收集整理他说过的话,集合成王锦春语录。

《高三》外面的人看比较有感触,武平人倒没什么感觉。时至今日,几乎每一年,总有一些外地的学生发短信或打电话联系王锦春,他也不明白这些学生是怎么搞到我号码的。今年高考前夕,王锦春收到泉州七中一位高考女生的短信,主动与她交流怕她心态不好,高考考砸了,考前每天晚上我都发短信开导她。

《高三》12年了,王锦春和那届学生几乎断了联系基本不联系,两年前,因为《人物》杂志的采访,他和几个学生少有的一起拍了合照。尽管因为纪录片《高三》成名,但这些年王锦春几乎从不提起,也不会把片子放給学生看。在他看来,片子里的东西始终是经过剪辑的,对学生进行励志教育,现实中的他往往要比《高三》更真实。

不可挽救的趋势

和王锦春聊,你会发现,他说话总喜欢引用名人名言和当下的流行语,他的语速很快,声音略带烟腔的沙哑。他有着暗黄的肤色,留着盖头式的标志性发型,跟当年纪录片里似乎并未有多大变化,但头上明显多了很多雨花点般的白发。

王锦春今年50岁了,刚从高三退下来带新一届高一,目前他还是班主任,同时教两个班的语文。这是他从教的第27个年头,从福师大毕业后被分配回武平一中,从高一高二教起,此后便一直留在了高三。现在,他仍保持每天准点起床的习惯,5点多醒来,6点前赶到学校督促学生晨读。不过,最近一两年,轮到他晚自习坐班,他不再像以前那样熬到晚10点多,他会提前回家一般9点多就下班。

两年前,王锦春的两个股骨头几乎全部坏死,那年9月初,他前往福州的一家医院做完置换手术,医生曾叮嘱他至少休息两到三个月,但一个月后,他又从家里跑回学校,重新站在讲台前。他说,这并不是说我有多高尚,整天躺在家里,我实在受不了,我又是喜欢热闹的人,就是想跟学生在一起。

因为坚持,这些年,王锦春的教学几乎一天都没拉下,除非我去外地出差,每天早读课,他都能准时出现。学生问他老师你怎么每天都那么早,他回答那是我对你们的一种责任,不去我觉得不放心。照理,王锦春可以不那么拼命了,但现实是他做不到。这几年,他的教学目标从刚开始的本科线,早已设在211、985高校,甚至清华北大。

然而,对学生的期盼总在残酷的现实前落空。这几年,武平一中已难再有省文理科双状元的辉煌,就连能考清华北大的学生也少之又少。现状是,当地的优质生源不断外流,老师频频跳槽去了外地教书,山区与沿海的教育差距不断被拉大。

以前全市能考二三十个清华北大的,现在有七八个就不错了。王锦春举例说,面对这种不可挽救的趋势,他也显得无可奈何这几乎快成一种绝望了,他只能默默接受现实,让学生重拾勤奋刻苦与之抵抗,这就是为什么我说要拿出半条命来拼,你连勤奋刻苦都丢了,还怎么跟人家拼?

留守的教书匠

王景春出生在武平万安镇的一个小村,家中10个兄弟姐妹。父亲是典型的农民,早年对子女都是打骂式的教育,与其他几个堂兄弟不同,我几个兄弟,包括我自己性格都非常老实。

尽管父亲对子女的教育不管不问,但默许说考得上,家里卖田卖地都会供你读书。镇里距离县城20多公里,高中前,王锦春几乎没有走出去过,直到上了高中,他迫切憧憬到大山外去看一看,结束父辈那种种田,娶妻生子无聊透顶的生活。

谷子壳剥呗,成食米人,读书成了王锦春期盼的唯一出路。为此,他也很拼命,高中凌晨4点多醒来,他会偷偷从宿舍上了锁的铁门爬出去,跑到昏黄的路灯下看书,冬日的瑟瑟冷风也不能阻挡他。回忆这一幕,他感慨自己都被自己感动到流泪。他的学习成绩通常在班级前五名,作文也经常被老师当范文,不过最终因高考失常意外没考好,但也过了本科线。

他至今觉得,高考给他带来了命运的改变。实际上,命运也因高考而改变,8个兄弟姐妹无一例外继承了父亲的传统,只有他和最小的妹妹,最终通过高考改变了命运。王锦春常想,如果没有高考,他将可能重复父辈的命运,在家里种田,种烟叶。

上大学前,王锦春曾想做记者觉得很威风,但没想阴差阳错报了中文系,到学校问才知道学中文的出来就是当老师。大学毕业,王锦春以优秀毕业生的名额被分配回武平一中,从此过上了教书生活。

或许没有纪录片《高三》,王锦春不会那么出名,当年随着片子播出后,那几年他的名气也达到巅峰。然而,这些年他似乎又渐渐被人淡忘,甚至显得多少有些落寂。这些年,离开武平一中的老师不下数十位,王锦春眼看着当年的同事,有的升迁当上校领导,有的去大城市教书,过上不一样的人生。

其实,凭王锦春的名气,他并不缺少这样的机会。曾有石狮、厦门等一些学校,要高薪要挖他,他并非没考虑过,但面对这些诱惑,他都回绝了,他最终选择留守武平。除了抛出适应不了城市快节奏,不想再折腾的理由外,面对记者,他无一例外地回答,我并不是缺少机会,只是没有告别的勇气。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加推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bafangmiaomu.com/fuguxw/62451/

作者: 头条新闻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