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影视

冯小刚的四步舞曲:《芳华》电影与原著异同全解析

每日一句,css3按钮,上岗证考试

《芳华》海报 中国电影报道专稿 《芳华》是冯小刚的青春,他要借严歌苓的小说做底本,将自己最好的年华抒发出来。 所以,电影与原著有着不同的色彩和基调。 而冯导的改编也并未局限在删减与…

热点新闻

芳华》海报

中国电影报道专稿 《芳华》是冯小刚的青春,他要借严歌苓的小说做底本,将自己最好的年华抒发出来。

所以,电影与原著有着不同的色彩和基调。

而冯导的改编也并未局限在删减与整合。他加入许多具有鲜明时代烙印的影像,微调人物命运,将《芳华》锻造成一部佳作。

改编之路,如编排青春的舞步,每一步都蕴含匠心。

我们将这些舞步拆解开来,探究其效果与意图,挖掘影片与原著的异同,或许还能破解《芳华》的密码。

第一步:删减、糅合

《芳华》原著大概11万字,以人物为线索,几位主角的故事交叉碰撞,拼合成一幅完整的图画。

电影篇幅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做减法则成为首要功课。

开场时,刘峰与何小萍负责引导观众进入文工团

影片开场就是何小萍报到。

刘峰带她走进文工团排练厅,女兵的舞姿英气而优美,分队长不停提点,身后演奏的乐团按部就班。

何小萍和刘峰是引导员,他们带领着摄影机,用运动长镜头,将观众引入文工团生活。

随后,何小萍入住宿舍、领被褥、洗澡等等,均是在完成引导员的任务,集体生活的细节与状态在银幕上跃动。

原著中,何小萍并非与三美同屋,而电影将四位关键女性角色安排在一个宿舍,让后续故事的延展更便捷,是一种化繁就简的妙招,有利于视觉表现。

食堂的戏份透露着人物关系

与此同时,刘峰的导游工作在食堂继续完成,而何小萍则偷走林丁丁的军装,去照相馆圆军人梦。这是军装事件的开端。

以上情节,是从大量文字中提炼、融合而来的。电影将那些碎片式的语言汇入几场戏,提高叙事效率的同时,也让影片释放信息的手段双向而立体。

表面是何小萍报到,而实际上不停地曝露着内幕。

刘峰吃破皮饺子,何小萍汗味遭嘲笑,萧穗子暗恋小号手等等,人物性格就在这些细节中展现。

更重要的是,这几场戏释放出了文工团的日常状态,那种气息热情洋溢、扑面而来。

电影叙事很忌讳单线条,打造出明暗两层意思,是优秀影片的基本要求。

我在香港开会的第三天,手机上来了一条短信:刘峰先生于2015年12月23日凌晨4:26分于北京武警总医院病逝。

摘自《芳华》原著小说

除开篇之外,整部戏还有很多对于原著的删减,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对小说后三分之一的舍弃。

原著中,刘峰与何小萍的故事一直讲到2016年左右(本书完成之时)。文工团解散后,众人命运曲折坎坷,这是小说中笔墨极重的段落。

电影将这些内容大幅度删减,所有脱下军装之后的故事,被浓缩在三个场景和五场戏中。

刘峰与联防队冲突,摄于海口

三个场景:海口、蒙自烈士陵园、火车站

五场戏:萧穗子、郝淑雯海口相见/刘峰跟联防队冲突/萧、郝、刘三人战友重逢/刘峰与何小萍在烈士陵园/小站送别

刘峰与何小萍在蒙自烈士陵园

在这些仅有的画面中,只能看到命运的某个节点,谋生不易、中年淡然等等。他们波折的人生历程并未出现在银幕上。

一句台词、一段旁白,就把长篇累牍的文字消解掉了。

为什么电影要这样安排?答案也许就藏在片尾独白里。

原谅我不想让你们看到他们老去的样子,他们都已经芳华逝去、面目全非。

这是冯小刚的心声。

《芳华》被冯小刚称为自己心愿清单上最后一部电影。

他反复强调,《芳华》是美好。

对待这部作品,他动的是真感情。换句话说,片中所有的文工团战士,都是冯小刚自己。

就像老人不爱拍照一样,冯小刚也不愿将芳华衰逝后的真相展现出来。

人无法战胜时间,最美的年华早已过去,永远也找不回。把沧桑拍出来,与青春并置,无论对冯小刚还是观众,都太残忍了。

于是,影片最后,刘峰把何小萍抱在臂弯里,痛苦和无常放在一旁,至少还有一丝温暖,聊以慰藉。

第二步:锦上添花

严歌苓的文字颇有画面感,她在原著里创造出很多适合银幕表现的情节,这也是电影成功的基础之一。

而冯小刚并不满足于此,他要拍他自己的《芳华》,很多原著中没有的内容也就出现在电影里。

这些新增的情节为影片锦上添花,其中不乏绝妙手笔。

刘峰在林丁丁宿舍听邓丽君

冯小刚加入了一些时代标志。

毛主席逝世,举国哀悼,文工团暂停排练。

萧穗子试穿紧身牛仔裤。大家围在一起,偷偷听邓丽君,迷醉于她的歌声。

这些内容原著都没有,严歌苓的注意力在人物身上,笔触深入内心,较少提到集体记忆。

冯小刚则更重视追溯,他的青春颇具时代烙印,所以邓丽君等标志在片中出现,也算顺其自然、真情流露。

强化某些符号,更能唤起观众对于那个时代的情感。

文工团告别演出

文工团解散前,最后一场演出和散伙饭,都是冯小刚增加的情节。其中,何小萍的独舞,实在是天才而伟大的设置。

从前线下来,何小萍住进了精神科。作为负伤人员,她成为文工团告别演出的观众之一。

眼神呆滞的何小萍看着台上战友翩翩起舞,好像忽然被唤醒,这是当年她被男兵羞辱后,刘峰主动与她搭档的节目。

她走出礼堂,病号服宽大松弛,可并未遮住她的舞姿,那是曾经的何小萍。

礼堂内外,华服与粗布,对应着正常人和异类,也映衬出境遇之两极。

芳华已逝,理想破灭,伤痕永在心头,只能慢慢消解。

所有苦涩与幻灭,都蕴含在这段舞蹈中。

这场独舞,会是华语电影永恒的经典。

冯小刚之前就刷新过国产片战争场面最高水准的上限。

当年《集结号》的战争戏力求逼真,堪称国产片翘楚。

《芳华》里,他更进一步,用一段6分多钟的长镜头,将这项指标带到新高度。

这段长镜头调度极为复杂,摄影师要跟随战士们游移穿梭,战斗打响后,子弹横飞、炸点爆破时刻不停,要配合几十人的走位,甚至还有坦克进场。

这样高难度的工程,居然还能做到节奏变化。

遭到伏击、反攻、增援到位,三个节点非常清晰,情绪走势随之而动。

虽然冯小刚已透露,这个长镜头是特技接成的,它由8个独立的镜头组成,但其细致程度与水准,仍然冠绝国产片历史。

冯小刚反复表达过拍战争戏的原因,他认为好的战争类影片一定是呼唤和平的。

将战斗场面拍得纤毫毕现,正是要让大众知晓战争的残酷,从而珍惜和平。

他加入这段原著没有的戏,在技术上挑战极限,其成品的真实感,可谓无与伦比。

第三步:扭转、微调

何小萍

说是微调,其实幅度都不小。电影对原著某些人物的改动令人印象极深。

何小萍在原著里叫何小曼,曼与萍,一字之差,体现的是人物背景的变化。

我能想象在小曼的母亲跟她父亲闹离婚前,那个家庭是温情的,小布尔乔亚的。我也完全可以想象,善良柔弱的文人父亲会给小曼取这样一个名字。

摘自《芳华》原著

原著中,入伍前的何小曼在上海生活。父亲在她6岁时自杀身亡,母亲改嫁,她变成拖油瓶,从此开始地狱一般的少年时代。

电影将这段前史删去,只说她是从北京招来的新兵。片中的何小萍是北方口音,素色花衬衫配粗布外套,梳两条长辫,这些细节均是她的背景符号。

因此,曼与萍的不同,也是当年上海与北方文化差别的体现。这样的改动,一方面透着细致和严谨,另一方面也是在为人物发展铺路。

何小萍给父亲写信

电影对于何小萍的改编是系统性的,用意深远。

军装事件缘起于刘峰,是刘峰热心地告诉她,穿上军装后一定要照张相,给家人寄回去。之后,阴差阳错,何小萍耐不住心中焦灼,拿走林丁丁的服装,去拍了照片。

她把照片寄给父亲。

电影中,何小萍的父亲还活着,只是没有自由,父女二人从小萍6岁起就再未见过。

何小萍思念父亲,因为没有人疼她。她给父亲写信,排遣委屈和痛苦,也视其为寄托,盼望有朝一日能重聚。

刘峰安慰何小萍

何小萍内心本就千疮百孔,她拼命想当兵,是觉得来到部队就没有人会欺负自己。

可是万没想到,刚进部队第一天,痛苦的种子就已埋下。

军装事件后,内衣事件和伴舞事件又接连发生,对她的羞辱从未停息。只有刘峰,敢于公开地关心她、帮助她。

然而噩耗也是刘峰传来的。就在马上要平反之前,何小萍的父亲去世了。她一滴泪都流不出,绝望的人没有眼泪。

相比于原著,电影对父亲的改动让何小萍的命运更加凄惨。如果6岁时,父亲已离世,何小萍也不会有寄托,就不必再承受失去希望的折磨。

至此,电影已明确表达,在何小萍的生命中,父亲和刘峰是最重要的。影片将三者的故事关联在一起,使何小萍的形象更加清晰。

同时,影片还创造出一件原著没有的道具,成为刘峰与何小萍的情感媒介,也令《芳华》的主题得以视觉化。

复员后,刘峰回文工团探访,大院里空旷冷清,只有萧穗子还在。在穗子的宿舍,刘峰发现了被撕碎、藏在地板下面的照片。

正是何小萍入伍当天拍的那张。

刘峰把碎片拼起来,何小萍的笑脸出现在眼前,那是她一生最雀跃、欢欣的瞬间。

多年后,两人在小站的长椅上吐露心扉。

刘峰说要送何小萍一件礼物。他从怀中拿出了那张照片,照片已被粘合复原,青春笑颜重现。

何小萍手握被粘好的照片

很难说这一幕是温情还是残酷。

当年何小萍撕碎照片,是因为愤恨,也是一种反抗。老天安排,让刘峰发现这些碎片,将芳华复原并返还何小萍。几十年过去,能带给她温暖的,依然只有刘峰。

这张破镜重圆的照片,就是他们两人情感的缩影。

然而芳华岂是可以返还的东西?

被撕碎的照片,就是心中的幻灭。好年华早已过去,只剩追忆,能找回的也仅是碎片拼成的容颜。

这张照片混合着感动与伤痛,见证了刘峰与何小萍的情感历程,对于一部作品来说,是绝佳的意象。

电影终究是视听艺术,改编小说,就是将文字视觉化。

严歌苓笔触细腻,将人物内心抽丝剥茧般呈现在原著中。可电影无法巨细靡遗,很多自述式的文字,不可能逐一表现。

于是,影片另辟蹊径,剥离不适合视听表达的内容,自创某些意象,让情感从视觉上喷发出来。

千言万语汇成画面一幅,芳华二字,就是何小萍那破碎的照片。

第四步:着色、渲染

冯小刚与严歌苓

严歌苓的焦点是人,小说中针对色彩、环境的描写并不多。

电影则必须要考虑用色,颜色设计往往体现着创作初衷。

《芳华》的饱和度很高,整部电影是在高饱和状态下,由绿、红、蓝、黄,四种颜色组合而成的。

《芳华》中的绿色

绿色出场率最高。

文工团的故事怎会少了绿军装?那是军人的颜色,是全片的基础色。

无论前线还是后方,身上的军绿始终如一。

整部《芳华》都建立在绿色之上。它为影片定调,也给一代人的青春点亮主题。

红色的意义最多变。

它是国旗、军旗,也是理想主义的象征。

小号手登上坦克,逆光下军旗迎风飘扬,画面中的红与绿无比和谐,那里寄托着美好年华。

红色也是血液。

青年人为国牺牲,白大褂、绿军装,都是鲜血的衬底。

红色偶尔也柔情一下。

偷听邓丽君,红纱罩着吊灯,那是军旗下的浪漫。

蓝色与何小萍紧密相连。

她总是穿着那件靛蓝色的练功服,之后住进精神科,又不得不换上蓝白条纹的行头,而那张记录她芳华的照片也是蓝色背景。

何小萍的伤痛和忧愤,她与集体的格格不入,在视觉上是靠蓝色渲染出来的。

黄色则像土壤一般,承载所有的内容。

文工团的墙壁金黄而温暖,它包裹着那些青年,映衬出理想与朝气。

结尾刘峰与何小萍相拥依偎,画面也是暖黄做底。他们的青春留在了那个年代,即便历尽沧桑,还是脱不掉那层底色。

阅读的过程中,我们总会在脑海里构建画面。

原著的色彩如何,见仁见智,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严歌苓的《芳华》绝对不像电影那般明丽、鲜亮。

小说的笔墨集中于人物内心,目的是清算那段生活。

电影则颜色饱满,镜头韵律十足,初衷在于追忆过去。

清算与追忆,天差地别。

所以,原著只是一种底本,是冯小刚完成心愿、抒发情怀的跳板。

归根结底,冯小刚拍的是他自己的《芳华》。

不过,从效果上看,这种用色方式似乎已超越了怀念。

眼前的色彩越鲜艳,后面幻梦破灭的冲击力就越强。

你很难用一个词就说尽冯小刚想要的东西。至少在成片上,除昨日重现之外,我们还是看到了不同的意味。

《芳华》是美好,但绝未止于美好

片中有群体命运,也有个人坎坷,最后留给观众的是一种复杂性。这种复杂性是通过反差来体现的。

青春与理想就像一场梦,这场梦过于美妙,以至于很多人都没有清醒的机会,而那些活着迎来幻灭的人,则必须承受痛苦。

也许只有善良与淡然,才能让一个人从容地面对时间。

好电影就是要带给观众复杂的体验,它会走进人性深处,讲述个体与时代的关系。

《芳华》做到了。

文/Jobson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加推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bafangmiaomu.com/yingshi/139377/

作者: 头条新闻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