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杂谈

生死罗布泊

旅游行业资讯,婚庆套餐价目表,九阴真经神行无踪奇遇

户外探险杂志,知乎live:户外运动入门到精通 在年初牵动无数户外人的羌塘失踪案中,当事人刘银川计划徒步穿越羌塘、可可西里、阿尔金三大无人区,失联后, 多方搜寻无果。 有人曾评论:…

户外探险杂志,知乎live:户外运动入门到精通

在年初牵动无数户外人的羌塘失踪案中,当事人刘银川计划徒步穿越羌塘、可可西里、阿尔金三大无人区,失联后, 多方搜寻无果。

有人曾评论:“会不会穿越后误打误撞进入了‘罗布泊’?”

这是一个让人不寒而栗的假设。但如果是,也希望真有奇迹出现。

罗布泊,流传着太多神秘与恐怖交织的传说。

姑且不论上述假设有多微渺,但真实的罗布泊,与羌塘、可可西里、阿尔金等无人区一样,易进难出。

这里从不缺少探寻的勇者,却也从不轻易让人窥见它的真容。

四大无人区。图片来源:myzaker.com

我有荒野探求的勇气

说起罗布泊的勇者,不能不提彭加木。

“我志愿到边疆去,这是夙愿。……我具有从荒野中踏出一条道路的勇气!”

作为中科院新疆分院副院长,彭加木既有献身边疆的勇气,也有探索荒野的能力。他曾三次进入罗布泊地区考察。

1956 年彭加木(左)在罗布泊南部考察米兰和流域。图片来源网络

直到,遇见 1980 年那场致命的意外:

  • 6 月 5 日,55 岁的彭加木率领考察队,首次由北向南纵贯干涸的湖底,到达本次考察的终点——米兰;
  • 6 月 11 日,考察队准备沿古丝绸之路南线,再次横贯罗布泊地区,再取道敦煌去乌鲁木齐;
  • 6 月 16 日,下午 2 时许,考察队来到库木库都克以西 8 公里处,汽油和水几乎耗尽,计划路程还有 400 公里……
彭加木失踪大概线路。图片来源:lookmw.cn

他们决定就地找水,无果。当晚,只好向当地驻军发电求援:

“我们缺水和油,剩下的水和油只能维持到明天。”

第二天,考察队收到了救援回复;下午 1 点,司机王万轩却偶然在一本地图册里发现了彭家木留下的纸条:

我往东去找水井。彭。6 月 17 日 10:30。

纪念彭加木。图 / 蓝鸟 852

向当地驻军求援送水,据说要耗费大约 7000 元资金,彭加木更希望考察队自己找到水源。

但,这是罗布泊,是被高温炽烤的“死亡之海”。

单人外出找水的彭加木自此再无音讯。

在后来根据彭加木等人的事迹改编的影片《生死罗布泊》中,我们可以窥见那片蛮荒之地的残酷。由于存在地下空洞,猝不及防的“气眼”如沼泽一般,将穿行其上的人车吞噬地无影无踪。上图为前方物资车辆突然陷入地底后的场景。图片来源:《生死罗布泊》剧照

我走了八年了

天地蛮荒,毫无参照,迷路,在罗布泊更是再容易不过。影片《生死罗布泊》中,曾有一句一针见血的台词:

在罗布泊犯错,就没有改正的机会。

探险家余纯顺,也曾用生命印证了这句话。

余纯顺。图片来源网络

进入罗布泊之前,余纯顺已经徒步了整整八年。

从川藏、青藏、新藏,到滇藏、中尼公路,这位神话般的旅行者走过无数险阻艰难,却最终在彭加木遇难 16 年之后,同样魂归罗布泊。

1996 年 6 月 11 日,余纯顺从土垠启程南行,计划用三天时间穿越约百公里,至孔雀河前进桥。终点附近,一支摄制组正准备为他接风洗尘。

余纯顺在楼兰古国遗址前。图片来源:zwbk.org

此前几天, 他曾在穿越途中埋下了好几个藏水点。初时一切顺利,他顶着酷暑高温,8 个小时便徒步了 33 公里。

摄制组曾在途中再次遇见他,此时,余纯顺虽然已经被汗水浸透,却依然信心满满:

我这不是走过来了吗?我就要打破 6 月份不能进入罗布泊的神话。(信息来源:《余纯顺在罗布泊的最后日子》作者彭戈侠)

6 月的罗布泊,湖心最高温度甚至能达到 75 度。

楼兰古国遗留的“三间屋”,据说为余纯顺所摄。

楼兰古国遗留的“三间屋”,据说为余纯顺所摄。

6 月 12 日,摄制组驱车抵达接应点,如无意外,余纯顺将在第二天抵达。

当晚,沙暴突然袭来!天空由亮骤昏,一堵厚重的“土墙”铺面而来。

刹那间天昏地暗,日月无光,风声呼啸,飞沙走石。汽车很快被沙尘雾吞没,沙粒打在车身上,发出噼噼叭叭的响声。
这一晚我始终在帐篷里缩守,其余 6 人早已飞身钻进了汽车……(信息来源:《余纯顺在罗布泊的最后日子》作者彭戈侠)

此番风沙肆虐,让摄制组不禁为余纯顺忧心。

永远的蓝色帐篷。图片来源:blog.sina.com.cn

6 月 13 日,他果然没有按时出现在终点。

6 月 18 日,当直升机终于发现了余纯顺那顶蓝色的帐篷时,余纯顺已经仰面长眠其中。

迷路,偏离既定路线,找不到藏水点,酷热荒蛮的罗布泊,将他永远留在了风沙之中。

风沙之下的神秘

同样曾长眠于罗布泊风沙的 ,还有那些绚烂的传说。

1900 年 3 月,一支在此考察的瑞典探险队准备撤离时,发现丢失了一把铁铲,队里的维族青年奥尔迪克返回寻找铲,却迷进沙暴中,不知所在。

风定、沙落,一片古城废墟突然出现在他眼前。

斯文·赫定(中)。图片来源:pinterest.com

1901 年春,斯文·赫定率领一支探险队再入罗布泊。此前一年,当斯文·赫定第一次见到奥尔迪克从荒漠中带回的木雕残片,就意识到自己可能触摸到了一处古老的文明,无奈水源所剩无几,只能撤出。

这一次,他们做了万全的准备。在奥尔迪克此前发现的废墟附近,他们发现了佛塔、带有希腊艺术文化的木雕建筑构件、五铢钱等大批文物。

废墟东南,沿着古老的烽火台一直走,他们不知道前方会有什么……

楼兰古国虚拟复原图景。图片来源:absolutechinatours.com

直走到罗布泊西岸……风沙掩盖之下的楼兰古城,震撼出尘,大量历史文物亦随之被运去欧洲。

“罗布泊”,lop nur,也由此成为更多探险家的心之所向。

走进“死亡之海”

罗布泊,位于新疆东南,塔克拉玛干沙漠最东缘,干燥炎热,触目荒凉,是一处名副其实的“死亡之海”。

罗布泊卫星图,绿色为正在开采的钾盐矿基地。图片来源:Google

从卫星照片来看,它状如人耳。

尽管对于这个略显怪异的形状,民间有很多精彩怪异的传说,但真相简单而残酷——这不过是罗布泊逐渐干涸的过程中,消退的湖水所留下的一道道收缩的水岸线……

风沙之下, 只剩传说。图片来源:flickr.com

作为塔里木盆地的最低洼处,罗布泊曾聚河成湖,野鸟成群,草木繁茂。

它以充沛的水源滋养过楼兰文明;却也因人类活动的繁盛等各种因素,一步步走向干涸。

1878 年,俄国探险家普尔热瓦尔斯基走进罗布泊地区时,这里虽然不复泽国胜景,却依然湖水涟漪。

穿行于苍茫之中。图片来源:thesilkroadchina.com

直到 1961 年,轰轰烈烈的塔里木盆地大开发之后,拦河大坝滋养出来一片片荒漠绿洲,却也让断了水流来源的罗布泊彻底干涸。

黄沙漫漫,淹没了所有曾经绚烂夺目的传说。

罗布泊,以吞噬一切的凌厉姿态,拒绝着人们的亲近,却始终挡不住勇敢者的探索。

探险家斯文·赫定乘独木舟在罗布泊考察,图片来源:english.ts.cn

——————————

罗布泊地区考察与探险记录(部分)

  • 1876~1877 年和 1883~1885 年,俄国探险家普尔热瓦尔斯基爱两次进行中亚探险之行并进入罗布泊地区;此后十余年间,俄国人又多次派探险队进入。
  • 1896 年,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勘察了包括罗布泊在内的塔里木河、孔雀河的下游河湖。
  • 1900~1901 年,斯文·赫定发现并挖掘楼兰古城。
  • 1906~1907 年和 1914 年,英籍匈牙利人斯坦因两次对罗布泊地区进行探险考察。
  • 1908~1911 年,日本释子橘瑞超作为大谷探险队成员,几次穿越罗布荒漠,并获得出自楼兰的《李伯文书》。
  • 1927 年,中瑞联合中国西北考察团组建,在之后长达 8 年的“大探险”中,考察团成员多次进出罗布荒原。
  • 1934 年,瑞典考古学家贝格曼发现“小河遗址”。
  • 1956~1959 年,中国科学院新疆综合考察队多次在疆科考。据说,这是最后见到罗布泊“水域”的考察队。
  • 1980~1981 年,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组建罗布泊综合科学考察队;1980 年 6 月 17 日,首次考察负责人彭加木失踪。
  • 1996 年 6 月 11 日,余纯顺徒步穿行罗布泊,不幸遇难。
  • 2002 年 6 月 17 日,川籍小伙李勇徒步 5 天穿行罗布泊 130 公里;几乎同一时间,70 岁的甘肃退休老人李东完成同路段行走。
  • 2003 年 3 月 16 日,新建电信和乌鲁木齐登山协会 5 名徒步者完成从土垠到南岸的 151 公里穿越,首次创造了罗布泊无后援徒步穿越记录。(以上信息整理自《近代罗布泊地区的探险与发现 》,作者:石头)

此后, 更多探险者以各种方式踏足其中……

上个世纪的探险队。图片来源:svenhedin.com

诗人汪国真曾言:

凡是遥远的地方 ,对我们都有一种诱惑
不是诱惑于美丽 ,就是诱惑于传说
尽管远方的风景,并不尽如人意,我们也无需在乎
因为,这实在是一个迷人的错

对于罗布泊,美丽与传说,都已随风沙逝去。它荒蛮而残酷,却依然充满动人的神秘;只是,任何试图靠近神秘的探索,都由不得丝毫大意。

户外探险提示:无人区探险请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谨慎出行,小心呵护当地脆弱生态环境。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加推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bafangmiaomu.com/shehui/98629/

作者: 头条新闻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