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杂谈

这个强盗不一般:《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和《卖炭翁》比较阅读

bt4破解软件下载,杂志社编辑,教学ppt模板下载

盗贼可恶,罪不可恕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和《卖炭翁》都是两首脍炙人口的古体诗。两首诗歌都是讲述百姓苦痛遭遇,不同的是,《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讲述的是诗人自己的遭遇,而《卖炭翁》则讲述…

盗贼可恶,罪不可恕

茅屋秋风所破歌》和《卖炭翁》都是两首脍炙人口的古体诗。两首诗歌都是讲述百姓苦痛遭遇,不同的是,《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讲述的是诗人自己的遭遇,而《卖炭翁》则讲述一位伐薪烧炭南山中的老翁故事。

两首诗歌,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是,我们今天择重点而论,只讲述两首诗歌里面均出现的“强盗”异同,借此来窥探时代的背景和作者的情怀。

盗贼思维

杜甫和白居易,都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两人大致生活在同一时代,杜甫年长,去世两年后,白居易才呱呱降生。然而,两人又都和大唐王朝衰弱的导火线——安史之乱或多或少沾边挂钩。对于杜甫来说,安史之乱是狂风,吹走了他的幸福;对于白居易来说,安史之乱是冷霜,严冬已过,霜气侵人。

无论是《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亦或是《卖炭翁》,都是写天灾人祸。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天灾更甚,先是八月秋高风忽起,让人猝不及防,更严重的是,此时的风,并非徐徐微风,而是“风怒号的风,是“卷我屋上三重茅”的风。狂风未歇,暴雨倾泻,“床头屋漏”“雨脚如麻”,让作者彻夜难眠,小儿更是“恶卧踏里裂”。惨惨阴云,天灾不恕。相比之下,《卖炭翁》的环境似乎要更温柔一点。南山虽高,有路可循。大雪再厚,也能跋涉。天气固冷,日头高悬。

这样看来,卖炭翁的处境似乎要比杜甫的略好一点。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我们知道,上帝在为我们关上一扇门的时候,必将为我们打开一扇窗。倒过来说,上帝在为我们打开一扇窗的时候,将会关上一扇门。

上帝的关平

温柔的环境,恶劣的环境,造就了两人境遇的不同。

——两人都遇到了“盗贼”,而且都是真正的盗贼。

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之中,杜甫的茅草被秋风席卷,原想待风歇息,便可抓茅而归,不料,刚刚出门,就发现,南村群童奋力抱茅,见到杜甫轰然而散。杜甫倚杖焦躁高喊,几个孩子边走边看,消失在树林尽头。杜甫回来叹息连连,这一群小孩,全为“盗贼”。

杜甫的悲剧?时代的悲剧。

不是说,子不教,父之过吗,悲痛之余,杜甫想起了小孩的父母,理论去吧。然而,小孩父母都上了战场,如今不知死活。算了,孩子抱茅,即使为盗,情有可原;谁要天下人皆如我一般可怜。

而《卖炭翁》中的盗贼则不一样。老头历尽千辛万苦,长途跋涉,牛困人饥,方赶到集市。不料,刚刚歇脚,强盗便至。再看两个强盗,使者着黄衣白衫,翩翩而来。这哪里是盗贼,那装束,那行头,明明就是长篇小说中风度翩翩的“男主角”。两人往衣衫褴褛的卖炭翁面前一站,再手把文书,我想,老头子必定是恐恐惶惶,兢兢战战,连大气都不敢出了。

卖炭翁

任凭老头怎么哀戚哀求,两人都无动于衷,拉着牛,在众人的注视下,大摇大摆地往皇宫走去。

同样是当面为盗,但是,两首诗歌里面的盗贼有区别吗?答案是肯定的。

杜甫所喊“盗贼”,只是南村群童,或许还是光腚而行,也或许,只是杜甫一时心急才喊盗,按照后文“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来看,杜甫早就谅解了几个小孩的无礼,更何况,天下寒士如此之多,几个小孩,如果不是家贫所需,也不至于抢劫路边茅草,如此看来,群童为盗,乃社会之祸,确实情有可原。而《卖炭翁》中,两个盗贼的出场是两骑翩翩,衣衫亮丽。再看看他们所抢劫的老人,“可怜身上衣正单”。没有同情,没有怜悯,没有询价,“回车叱牛”牵着便去,一个“叱”字,栩栩如生地刻画出两个盗匪的蛮横无情。更无奈的是,千余斤的炭,就值半匹红纱一丈绫,吃不能吃,穿不能穿。这也罢了,居然将其系向牛头,一走了之。

如此说来,同样为盗,还真不一般。

这个盗贼不一般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里面的群童小盗,实为社会所迫,情有可原。而《卖炭翁》中的大盗才是真凶,才是诗人所要痛斥的社会恶疾。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加推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bafangmiaomu.com/shehui/98348/

作者: 头条新闻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