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杂谈

张仲景简介

写给女朋友的情书,辉灿快乐大本营,立花里子作品番号

医圣之路  张仲景是我国一代名医,被后人尊为“医圣”;《伤寒杂病论》是我国的医学名著,被誉为中医理论和临床的经典。张仲景和《伤寒杂病论》不但影响了中国和中医,也影响了世界医学界,至…

医圣之路
  张仲景是我国一代名医,被后人尊为“医圣”;《伤寒杂病论》是我国的医学名著,被誉为中医理论和临床的经典。张仲景和《伤寒杂病论》不但影响了中国和中医,也影响了世界医学界,至今依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
东汉医官张长沙:
  张仲景(约公元150-219年),名机,字仲景,东汉末年人,与神医华佗是同时代人。在历史上,无论是《后汉书》还是《三国志》,都没有张仲景的传记。宋朝时期,国家组织校正医书局,校订张仲景的《伤寒论》,在校订的过程中,校正医书局的医官引用唐代甘伯宗《名医录》中的一段话:“张仲景《汉书》(应是《后汉书》)无传,见《名医录》云:南阳人,名机,仲景乃其字也。举孝廉,官至长沙太守。始受术于同郡张伯祖,时人言,识用精微,过其师。所著论,其言精而奥,其法简而详,非浅闻寡见者所能及。”
  从这段记载中可以看出,张仲景是东汉末年人,家乡在今河南省邓州市境内。张仲景师从同乡张伯祖学医。张仲景年轻时,被乡间推举为孝廉,即当时社会授予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廉洁奉公的优秀青年的荣誉称号,并非官职。至于官至长沙太守,史书上没有记载,但正因为在历史上有张仲景做过长沙太守的传言,所以后来的医生都用“长沙”作为张仲景的代称。
  悬壶济世名自扬
  关于张仲景治病有很多传说。一次,张仲景到河南桐柏山采药,遇到一个山民找他看病,张仲景号完脉后说,先生,你的手腕为什么有兽脉?山民只好如实说,我乃是峰山山洞里的老猴,这些日子身体不舒服,所以找你为我治病。张仲景听后,从药包里拿出一丸药递给老猴,当时就药到病除。第二天,老猴扛了一块木头来见张仲景说,非常感谢你治好我的病,我无以为报,这块木头是万年以上的桐木,送给你。后来,张仲景请人用这块桐木做了两把古琴,一把叫“古猿”,一把叫“万年”。在中国音乐史上,这两把古琴的名字就记在虞汝明所写的《古琴疏》里。
  张仲景的故事不但流传于民间,在一些医学专著里也有记载,并且还有不少的证据。清康熙年间有个人叫徐中可,他根据张仲景的《金匮要略》,写了一本《金匮要略论注》,这本书里记载了一件事。有个读书人叫冯应鳌,他得了重病,身上一阵冷一阵热,很长时间都没治好。一天夜里,冯应鳌神志不清,在梦中,他见到一位黄衣黄帽的仙人,仙人用手摸遍冯应鳌的全身后,冯应鳌顿觉神清气爽。冯应鳌急忙询问仙人姓名,为何给自己治病、仙人告诉他说,我是南阳汉长沙太守张仲景,今天为你治病是因为有事需要你帮忙,南阳城正东4里有一座词堂,词堂后77步有我的墓,过几年会有人在墓上挖井,你要阻止他们,同时你要修整墓和词堂,就算对我的安慰。仙人说完后飘然而去。
  冯应鳌醒后果然痊愈,他牢记仙人的嘱托,几年后来到南阳城东,果然寻到了词堂,并发现几个园丁打井挖出一块石碑,上写“汉长沙太守医圣张仲景墓”。这块石碑现在还存放于河南省南阳市的医圣词,遗憾的是,石碑没有署明立碑的年代及立碑之人。

  晋朝皇甫谧写过一本针灸著作经典《针灸甲乙经》,在这本书里记载了这样一件事。一次,张仲景遇到“建安七子”之一的王仲宣,经过一番观察后,张仲景说小伙子,你的身体有病,20年后,你的眉毛会掉光,半年后会送命。张仲景接着说,要想免除病灾,你需要吃我的“五石汤”。王仲宣很不高兴,并没有在意张仲景所说的话,也没有吃张仲景留下的药。过了20年,王仲宣的眉毛果然掉光,又过了187天,王仲宣病死。关于这个故事,经不起严格的推

  敲,王仲宣虽然确实41岁病逝,但很多人认为是死于传染病。
  行医为民解忧患
  张仲景是否做过长沙太守,至今没有确切的证据,但这丝毫不会影响他的伟大,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人们真正感受到了他留给后世的恩泽。在张仲景逝世1300多年后,人们把最高的赞誉送给了他,尊称他为“医圣”。
  到底是什么样的环境和原因,造就了张仲景这样一位千古名医呢?王仲宣曾写过一首诗,描写当时人民逃荒逃难时的情景:“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顾闻号泣声,挥泪独不还。未知身所往,何能
  两相完。”这首诗可以说是当时战乱中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
  张仲景生活的时代具有两个特点:第一,战争连年不断,从黄巾军起义到董卓之乱,再到天下纷争、三国鼎立,生产力遭到了极大破坏,传染病流行;第二,天灾不断,张仲景在世的70年中,史书上记载的严重自然灾害,如旱灾、水灾、冰雹、地震、蝗虫、龙卷风、泥石流、雷电、海水倒灌、河堤决口等纷纷出现,导致人民的生活水平下降,疾病流行。史书记载,当时的百姓不死于兵即死于病,广阔的中原地区,到处可见白骨,甚至出现了人吃人的现象。
  在那个战乱的年代,张仲景记述了自己的经历:“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为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描述了一个大家族因传染病不断死去的惨景,其中提到的伤寒指外感病。眼睁睁地看着众多百姓不断死于战争和瘟疫,又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亲人被病魔夺去生命,作为医生的张仲景无能为力,所以他就发愤图强,立志钻研学术,希望创立防治传染病的途径。
  博采众方著文章
  “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张仲景开始对古人遗留下来的医学经典理论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并把当代和古人防治疾病的经验、药方广泛收集。同时,张仲景又亲身参加实践,并平脉辨证,最终完成了《伤寒杂病论》,仲景的最大贡献,就是将中医的经典理论与历代经方相结合。然而,在动荡战乱的漫长年代里,《伤寒杂病论》却难以保全。在张仲景死后的800多年里,经过后人的不懈努力,先后发现了散佚的《伤寒杂病论》部分残卷,人们分别校注,刊印成书。于是,现在写入中学课本的中医名著《伤寒杂病论》实际上一分为二,成为两本书–《伤寒论》和《金匾要略》。而这两本医学名著,至今仍然是中医药学的经典教材,是学习中医的必读书目。   
流芳百世
  一代名医张仲景对中国医学的贡献之一,就是创造了个体化治疗方法,这种方法不但影响了我国传统医学,也影响了世界医学。张仲景的个体化治疗方法就是现在医学界所说的辨证论治,这一治疗方法,充分地展现了传统中医的无穷魅力。北京中医药大学的郝万山教授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不断地验证这个方法。需要注意的是,本文中提到的药方,请在听从医生建议后服用。
  同病异治看辨证
  开创个体化治疗方法是张仲景对中国医学的一大贡献。一年夏天,北京天气炎热,我到同学家避暑,发现他的舅舅腿疼已经10多年;一直拄着拐杖不能走路。我心想,腿疼不过是风湿、类风湿或痛风,这种病很顽固,不知道能不能为他医治。于是问,关节疼吗?有没有红肿?他回答说,关节不疼,也没有
  红肿变形。这就排除了风湿、类风湿和痛风,我又问,你到底怎么疼?他回答说,我的腿受凉、活动、负重就会抽筋,疼得走不了路。
  排除了缺钙的原因后,我想到受凉抽筋说明腿有寒疾,可以用驱寒、助阳的药;经常抽筋,再加上皮肤干燥,说明阴血不足,可以用养血的药,松解肌肉痉挛。正好《伤寒论》中有副药方,叫“芍药甘草附子汤”,附子和甘草相配助阳,芍药和甘草相配养阴血、松解筋脉,后来的医生还把芍药、甘草相配叫做“去杖汤”,意思是去除拐杖。除此之外,我还加入了其他几味药:木瓜可以松解肌肉痉挛;伸筋草也可以松解肌肉;苏梗可以宽胸理气。
  过了两三年,我又来到这个地方,正在街上走着,见有个人挑着一桶水。挑水的老先生见到我就走过来打招呼说,郝先生,我拄了10多年的拐杖,吃了你的药就好了,现在都能挑水了。老人告诉我,这个方子他吃了60多副,从此腿不再抽筋。然而老人还说,周围的人听说有个治腿病的神奇药方,都来求方,但大多数无效。原因很简单,这副药方不适用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和痛风,专攻老人的阳虚、筋脉失温、阴血不足,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不具有普遍的适应性。
  这段经历让我感受到了张仲景的伟大和古药方的神奇,也让我对张仲景在1800多年前创立的个体化治疗方法佩服得五体投地。今天的中医界,将张仲景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叫做辨证论治,“证”指医生通过收集病人的症状、体征、舌苔、脉象后,用中医的理论进行分析,分析其病位、性质以及正气和邪气之间的关系,然后针对不同情况进行治疗。其中,正气指人的生理活动能力、抗病能力和康复能力;邪气指所有致病的因素,无论是外来的还是内生的。今天的人们把这种治疗方法叫做“同病异治”。
  异病同治显神奇
  张仲景的辨证论治给后来的医生另外一个启示,叫做“异病同治”,即不同的病却可以用同一种方法甚至用一个方子治疗。《伤寒论》上记载,面对两个不同的病人,面对心烦和腹痛两种不同的疾病,张仲景居然用同一副“小建中汤”医治,并且都疗效显著。一次,一位患有结肠癌的病人进行了手术,医生在手术的过程中发现他腹腔内淋巴结转移,因此增加了放疗。手术后,放疗引起了放射性肠炎,病人肚子疼痛难忍。病人辗转找到我,我从辨证的角度来看,这个病人血色偏低、气血两虚、腹部经脉失养,舌上又有淤斑,所以我用张仲景治疗肚子疼的“小建中汤”,并加了活血化瘀的药给他吃,两周以后,他的疼痛明显减轻。张仲景的“小建中汤”对气血不足。经脉失养,出现腹部筋脉痉挛很有疗效,只是要根据病人的不同情况适当加减。
  一次,一位母亲带着她刚上大一的女儿来看病,这个孩子精神抑郁,非常消瘦。这位母亲说、这个孩子本来很活泼,上大学后就像变了个人,不吃饭也不睡觉,逐渐消瘦。后来这个孩子告诉我说,因为班上的一个男生说她太胖,她受到了极大的刺激,所以控制饮食、吃减肥药,体重从120斤下降到8O斤,已经闭经5个月了。月经没有了之后,这个孩子发现自己注意力不能集中,学习能力下降。我对这个孩子说,月经是五脏六腑经过代谢后,剩余的气血下注胞宫,月事才能以时下,你现在摄入能量太少,五脏六腑基本代谢能量都不够用,哪还有剩余的气血下注胞宫,所以闭经。这样的闭经如果不及时纠正,超过3年以上,卵巢的破坏是终生的。至于注意力不容易集中,是因为人的大脑活动需要消耗人体20%的能量,你现在摄入的能量不够五脏六腑维持基本的生命活动,哪里有剩余的能量来充养大脑啊?
  气血两虚、精神失养,所以才导致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低落、精神抑郁、兴趣减少、喜静懒动、睡眠失调,这属于减肥后精神抑郁症。对这个急于减肥的女大学生,我也用“小建中汤”对其进行调养。一年之后,才治好了女孩的病,再次劝告大家,不要盲目减肥。
  多病同吃一副药
  张仲景《伤寒论》中有一句话:“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
之。”意思是恶心、吐白沫、头疼者,肝胃两寒,阳气不足,阳气不足有寒,阴寒邪气顺着肝经上到颠顶,导致头疼,应该用“吴茱萸汤”。
  一次,我的一位同学因为得了食道癌,嘴里总是分泌大量的清稀唾液,因此他到我家的时候总拿个纸杯,不断往里吐。我告诉他说,唾液道家称“神池水”、“上池水”,可以灌溉脏腑,濡润四肢,轻身不老,有抗衰老的作用,应该咽下去。第二天一早,同学找到我说,你的方法不行,我咽了一个多小时后,前心后心冰凉,胃里就像冻了个冰陀。我突然意识到,这位同学胃阳虚、阴寒盛,津液不化。于是,我给他开了“吴茱萸汤”,持续服药两周后,他就不再吐了。
  去年夏天,北京很热,我的一位小朋友连吃了6杯冰淇淋,回家后不断从胃里吐泡沫,晚上头疼不止。连续三天,痛苦难耐,这种病从西医的诊断角度来说,可以诊断为胃炎。按照张仲景的药方,我也为她开出了“吴茱萸汤”,吃了3副,病情有所好转。人不能肆意贪食生冷,她贪吃生冷过多,直接伤了胃和肝的阳气,因此造成这种病。
  一个是肿瘤术后,一个是食生冷导致的胃炎,不同的病,可辨证后都属于肝胃两寒,饮邪不化,阴寒邪气上逆,所以都可以用“吴茱萸汤”来治疗。从张仲景的一句话中,为人们提供了治疗多种病的方药,这就叫“异病同治”。张仲景留给后世的医学思想和经验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名医,从历史上来看,没有一位名医不精通张仲景的著作;从当代来看,没有一位著名的临床医生不熟读张仲景的著作。张仲景和他的《伤寒杂病论》成就了中医的独特魅力,也成为医学界的丰碑。
  天人相应
  张仲景在《伤寒论》中写道,外感风寒即使不治疗,只要不发生合并症或并发症,7天就可自行痊愈。如果7天不好,病程就会延至7的倍数,如14天或21天,这种规律被称为七日节律。现代科学证实,人体确实存在着生理、病理的时间节律,却始终找不到控制这一节律的因素。而中国人早在几千年前就已经探明了答案,这就是天人相应。
  神秘的七日节律
  张仲景在《伤寒论》中写道:“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而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意思是外感病如果没有发生合并症或并发症,7天就可以痊愈。不仅如此,《伤寒论》中还写道:“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意思是第7天从上午9点到下午3点,即中午前后这段时间,正是汗出热退的最有利时机。
  在张仲景的著作里,不仅谈到了外感病的七日节律,也谈到了外感病的十四日节律。节律就是有节奏的时间规律,例如患了感冒,即使不治疗,七天也可自行痊愈,但如果继发感染,病程延长,痊愈时间就是7天的倍数,这就是七日节律。
  现代医学和自然科学对这种病理的时间节律也有研究,美国教授哈尔贝克从年轻时就开始致力于人体和动物体生理时间的节律研究。他的研究方法很简单,但需要持之以恒,就是让研究人员留下尿液,测试尿中激素含量的变化有没有时间节律。结果发现,一般人尿中激素分泌的含量变化有昼夜节律,24小时为一个变化周期,同时也检测出了激素分泌的七日节律。
  人与天地相参也
  为了探寻人体内生物节律的秘密,科学家们做了很多试验,他们把动物体内控制内分泌的部位分别摘除,却发现动物体内的生物节律仍然存在,这使科学家们非常困惑。其实中国人早在几千年前,就已经探明了这个秘密,早在1800多年前,张仲景就在《伤寒杂病论》里提出了疾病的昼夜节律和七日节律。在更早的时候,《黄帝内经》中也曾提出了人体生理和病理的昼夜节律,人们将其称为“天人相应”。
  《黄帝内经》中写道:“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于是在中医学里就有比喻,如“天有阴阳,人有脏腑”、“天有四季,人有四肢”、“天有五行,人有五脏”……这些说的都是天人相应的理论。天人相应是古代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古人认为,自然是人类的父母,所以自然中日月星辰的运动节律,也就是人体和生物体内生理、病理时间节律的根源。
  生命来源于自然
  人体的生理和病理时间节律是由自然控制产生的。昼夜节律是24小时,月节律是28天,四季节律是一年,为什么人生病的节律却是7天呢?七日节律是月节律的1/4,黑月的时候和满月的时候,月相对地面上江河湖海水的影响不同;上弦月为阴历初七,下弦月为阴历廿三,月相对地面上江河湖海水的影响也不同。因此,一个月中的江河湖海水就出现了大小、消长、进退等4个周期,把一个月分成4份,每份正好是7天。
  生命来源于自然,所以生命的状态和自然密切相关。《黄帝内经》认为,人是天气和地气相结合的结果。《黄帝内经》认为,构成宇宙的是气,构成人体的是气,构成万事万物的还是气。正因为中医学把人类看成是自然的子女,所以在研究人体的生理、病理时,所采取的方法是仰观天文,俯察地理,中知人事。
  五行生克👉
  五行,即木、火、土、金、水,是中医学重要的理论基础之一,千百年来,指导着中医的理论思维和临床实践,形成了中医的特色理论。然而在现代社会,古老的中医学说还能发挥作用吗?请听郝万山教授讲述五行生克–
  万物生长化收藏👉
  在古代,木、火、土、金、水这五个字有两个层次的概念,一层概念叫五材,即五种具体的物质。《尚书大传》写道:“水火者,百姓之所饮食也;金木者,百姓之所兴作也;土者,万物之所资生,是为人用。”这里提到的五行指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包括张仲景在内的古代圣贤们还通过研究自然和生命规律,得出了中医的阴阳五行学说。《伤寒论》开篇写道:“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禀五常以有五脏。”意思是自然敷布了气的五种不同的运动方式,才使万事万物有“生长化收藏”的生命节律。人体禀受了五种常规的气的运动方式,才有了以五脏为核心的五大生理系统。
  一年春天,我为一株葡萄剪枝,竟然惊奇地发现从断端流出很多水。这时,管园林的老师傅过来对我说,你怎么春天剪枝,春天时植物的营养向末梢输送,你把枝条剪断了,就会流出大量的营养。所以,木在五行中代表气的展放运动。
  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气候,动植物所表现的生长特性也会不一样。古人运用气的不同运动方式来解释季节对于生命体的影响,这也就是中医理论基础之一的五行学说。
  夏季气候炎热,植物的地面部分生长繁茂,大自然一派欣欣向荣、蒸蒸日上的景象,火性炎上,所以古人认为是气的上升运动在夏季支配着自然界一切生物的生命活动,而代表气的上升运动的就是火。
  秋季气候凉爽,树木的根须、枝条干枯,古人观察到秋季自然界植物的营养向主干内收。向种子内贮藏的过程,观察到动物逐渐储存营养、日渐肥胖的过程,认为在秋季自然界是一种气的内收运动支配着自然界一切生物的生命活动,而代表气的内收运动的是金。
  当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北方的时候,俯察地理,地面是冬季。这个时候气候寒冷,万物深藏。古人观察到这个季节动植物生长的状况,认为是气的下降和潜藏运动支配着自然界一切生物的生命活动,而代表气的下降活动的是水。
  一年四季对应五行👉
  中医五行的含义是指气的五种不同运动方式,而一年有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分别对应植物的发芽、繁茂、收获和休眠。那么,一年四季如何对应五行呢?
  斗转星移,随着地面上季节的更替,气的展放、上升、内收和下降运动周而复始的交替变化,当五行和阴阳结合起来的时候,会有一段平稳的过渡,这种平稳的过渡在夏末秋初,即夏季的最后18天。在这个季节,阴雨连绵,暑热未消,秋风未至,气候闷热潮湿.既不像春天那么舒展.也不像夏天那么火热,既不像秋季那么清爽,也不像冬天那么凛冽。这一时期,气的上升和下降运动相均衡,展放和内收运动相均衡,处于相对稳定、平稳的状态,古人就用土代表气的相对平稳运动。
  五行是指不同季节气的不同运动方式,五行之间的关系包括了相生和相克。春季过去是夏季,春季气的展放运动为夏季气的上升运动提供了前提,创造了条件,这就是木生火。如果春季气温较低,植物的根和枝条长得不好,就会影响夏季植物地面部分繁茂的生长,这就是木气虚,不能生火。秋季过后是冬季,秋季气的内收运动为冬季气的潜藏运动提供了前提,创造了条件,这就是金生水。冬季,水气的潜降为植物储存了能量,也为第二年植物更好的生根、发芽提供了前提,创造了条件,这就是水生木的过程。
  生克制化蕴和谐👉
  五行的相生,是按照季节的次序进行的,反之就会相克。五行有相生,就不至于导致某种气的运动不足;五行有相克,就不至于导致某种气的运动太过。生克制化,保证了年复一年五行之气由展放到上升,由平稳到内收,由内收到下降,由下降到第二年的展放,保持五行之气年复一年的交替运动平衡、稳定、协调。
  五行学说是揭示自然中气的运动方式及其变化规律的学说,是沟通人类和万物与天地之间关系的纽带,也可以看成是自然所赋予人类和万物的“遗传密码”之一。自然有木、火、土、金、水五行,在人体化育了肝、心、脾、胃、肾五脏,而五脏又分别配合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五腑,还分别配合筋、脉、肉、皮毛、骨五体。
  人和自然是统一的、协调的,人体各个器官也是统一的、协调的。所以,五行学说不仅把人和自然联系了起来,也把脏腑、形体、官窍、情感联系起来了,人体各个系统的气的运动特性,也就和五行相顺应。张仲景和古代中医圣贤们所采取的仰观天文、俯察地理、中知人事的研究方法,属于综合性的、整体性的研究方法。这个研究方法将会对世界未来的科学研究提供更多的思路和借鉴。
  生命本源
  如果有人长了脓疮,西医会认为是细菌感染,要用抗生素;而中医却认为,这和患者体内的阴阳气血失衡有关,需要用中医调整体内的阴阳。中医理论认为,自然中有了阴阳二气协调稳定的消长变化,才化育了万紫千红的生命世界,所以阴阳是生命的本源。郝万山教授以亲身经历,讲述阴阳学说–
  生之本始于阴阳
  西医治病,只要感染,就用抗生素,但病菌很快会产生抗药性,所以有些感染很难治愈。而根据中医理论,人的很多病症都与阴阳失和有关,所以要利用药物调整阴阳,使阴阳和谐。中文里的阴、阳二字就包含了阴阳本来的意思。东汉许慎所写的《说文解字》中写道:“阳,高明也。”意思是山坡上、向阳的、明亮的地方就叫阳。“阴,水之南,山之北也。”意思是水的南边、山的北边就是阴。因此,阴阳本来的意思是向阳的就属于阳,背阳的就属于阴。阴阳是化育生命的本源,推而广之,凡是明亮的、温暖的、积极的、向上的、进取的,具有这些特性的事物都属阳;凡是黑暗的、寒冷的、消极的、向下的、退行性的事物都属阴。
  根据中医天人相应的理论,自然中有什么,人体内就应该也有什么,因此人体处处有阴阳。手心手背、肺的呼和吸、心脏的收缩和舒张、细胞的同化和异化、觉醒和睡眠…都是阴阳给人体打上的烙印。《黄帝内经》中写道:“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生之本,本于阴阳。”意思是阴阳是自然最大的道理和规律,事物产生和灭亡过程的本源都是阴阳,有了阴阳才有了生命。
  二气调和保健康
  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里写道:“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禀五常以有五脏;经络府俞,阴阳会通;玄明幽微,变化难极。”中医认为,人类是自然所化生的,天地是人类的父母,所以中医学在研究人的生理、病理时,要仰观天文、俯察地理,中知人事。
  其实几千年前,中国的古人就认识到阴阳是生命的本源,太极阴阳图画就是阴阳消长平稳的规律。太极阴阳图在古代被看成是生命的象征,所以我们的祖先在画太极阴阳图的时候,要沐浴更衣,深居密室,诚心涤虑地认真作画。自然阴阳协调,则风调雨顺,万物生长。如果因为某种原因而打乱了阴阳的协调,就会发生自然灾害,从而危及到自然中的各种生命。根据天人相应的观点,人体中如果阴阳协调则身体健康,如果阴阳失衡,则会发生疾病。
  传奇中药调阴阳👉
  按照中医理论,自然中所有的物质都分阴性和阳性,所以当人体阴阳失衡时,中医就用自然界中属阳的物质去补阳,用属阴的物质去滋阴,以此来调整人体的阴阳,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中药。
  我大学刚毕业的时候,跟随一名有经验的师傅到河北兴隆山采药,我发现向阳山坡上有黄芩等一些清热药。向阳山坡在太阳的直射下,连石头都烫得让人不敢拿手去摸,所以在这样的地方茁壮成长的药具有抗热性。这些药为了协调内外的阴阳平衡,本身的性质偏凉。而在山坡背阳的一面,则生长着沙参、玉竹、麦冬等性质偏阳的植物。
  自然界由于阴阳二气平衡协调的运动,才化育了万紫千红、千姿百态的生命世界。所以生命的健康存在需要阴阳协调,而中医就是通过调和阴阳来治疗疾病的。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加推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bafangmiaomu.com/shehui/98319/

作者: 头条新闻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