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杂谈

抗战时期的林徽因

郑州电脑维修,叙利亚在哪,甄泽权

更多精彩 林徽因留给世人的总是她的美丽、才情与浪漫,又有多少人知道她所经历的艰辛与苦难!许多年之后,与林徽因同为福建籍的另一位女诗人舒婷,在她的《惠安女子》中,曾用这样诗句来描绘惠…

更多精彩


林徽因留给世人的总是她的美丽、才情与浪漫,又有多少人知道她所经历的艰辛与苦难!许多年之后,与林徽因同为福建籍的另一位女诗人舒婷,在她的《惠安女子》中,曾用这样诗句来描绘惠安女子:“这样优美地站在海天之间/令人忽略了:你的裸足/所踩过的碱滩和礁石/于是,在封面和插图中/你成为风景,成为传奇。”这些诗句放在林徽因身上也非常合适。

当我们将林徽因看作20世纪的一道美丽风景、一个浪漫传奇时,我们是否也应该低下头来看看她所踩过的“碱滩和礁石”,回过头看看战乱中的林徽因?

今年是抗日战争爆发80周年,冥冥之中又一个命定的巧合,一如1937年7月7日卢沟桥狼烟突起,恰恰也在这一年,林徽因和梁思成在五台山发现中国现存最早的木结构建筑——唐代佛光寺大殿,这也是他们一生古建筑考察中最伟大的一次发现,对中国建筑史意义重大,偏偏就在这个时候!以至于许多年之后,林徽因的终身闺蜜、哈佛大学著名艺术史学者、费正清夫人费慰梅在给林梁两人写的合传中,将记述相关内容的章节命名为“巨大的成就和灾难”(triumph and disaster)。的确,林徽因与这场战争之间有着非常深刻的关联,这场战争可以看作她人生的分水岭。此前的林徽因,虽然不像传奇八卦所描述的那样,过着养尊处优、吟风弄月的生活(林徽因的个性决定了她不可能过这样的生活),但总体而言生活相对富足平静,尤其是婚后诞下一双儿女,搬入北总布胡同三号居住的那一段日子,即从1931年到1937年8月,前后大概6、7年的时间。这段时期是林徽因一生的黄金时代,无论是文学、建筑活动,还是个人生活,也包括“太太客厅”的名动一时。这段时期留下的照片无不折射出岁月的流光溢彩:雅致的客厅,错落有致地布置着诗书字画,宽大的院子里种着花木,阳光透过扶疏的枝叶洒进客厅,年轻的林徽因身着素净旗袍,和友人坐在沙发上,谈艺术论文学,仪态万方。一切都是这样的美好,未来像一幅美丽的画卷正等着她去徐徐展开。然而,“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战争将她的生活拦腰折断。

五台山外早已烽火连天,五台山中的林徽因、梁思成却一无所知,还沉浸在建筑史上重大发现的喜悦中,忙着测量、记录、描画,并立即将这一重大发现报告山西省政府和国家文物保护委员会,计划来年带着国家资助的资金重返五台山,开展更大规模的保护研究工作。等到夫妇俩终于从一张过期的报纸上得知日本全面发动侵华战争的消息,战争已爆发一周,连回北平的路都断了。他们历尽周折回到北平,但北平很快沦陷,不久他们收到一份日本军部的请柬,邀请梁思成加入“东亚空头支票难得兑现。好容易盼到孩子稍大,可以全力工作几年,偏偏碰上大战,转入井臼柴米阵地,五年大好光阴又失之交臂,近来更胶着于疾病处残之阶段,体衰智困,学问工作恐亦无分……”正是这样焦虑促使她以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在李庄病榻上完成了《中国建筑史》这部扛鼎之作的宋辽金部分,以及全部书稿的校对、补充和润色,编辑《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翻译整理了一批国外现代住宅建造的资料,并汇编成四万字的学术论文《现代住宅设计的参考》(这成为她后来在清华营建系首开“近代住宅”课程的基础),创作出《一天》《忧郁》《哭三弟恒》《十一月的乡村》《刺耳的悲歌》等诗篇。甚至一头扎进汉代史料,计划用英文写作《汉武帝传》。还阅读了大量中英文的文学书籍,《猎人笔记》、《米开朗琪罗传》、《战争与和平》、莎士比亚剧作……这一切固然可以解释为艰难时世中一个知识分子自觉的使命意识,家国关切,一如当时整个李庄知识分子群体那样,但林徽因身为女性特有的身份焦虑也是不容忽视的动力。

阅读、研究、写作、交往,同时也滋养了林徽因高贵的心灵质地,即便在最艰难的战乱困厄中,依然保有对生命、对艺术、对美的一份感悟与沉醉。在逃难途中,她时时被周围景色所吸引,每每不辞劳苦写信与友人分享:“玉带般的山涧、秋山的红叶和发白的茅草,飘动的白云、古老的铁索桥、渡船,以及地道的中国小城……”“如果不是在这战期中时时心中负着一种悲伤哀愁的话,这旅行真不知几世修来的。”在李庄,偶然从中研院图书室借到几张莎士比亚戏剧台词唱片,她便对着丈夫和孩子绘声绘色模仿,用英文朗诵哈姆莱特那段著名台词“Tobeor not to be,that is the question……”飞扬的神采逃离她半残的病体、陋室穷巷,穿越战争的废墟,在时光里熠熠生辉。这一切不禁让人想起即将沉没的泰坦尼克甲板上那一阵悠扬的小提琴声。面对苦难、死亡的从容承受与超越,这是生命的高贵与尊严。也许正是因为这样,林徽因留给世人的总是她的美丽、才情与浪漫,又有多少人知道她所经历的艰辛与苦难!许多年之后,与林徽因同为福建籍的另一位女诗人舒婷,在她的《惠安女子》中,曾用这样诗句来描绘惠安女子:“这样优美地站在海天之间/令人忽略了:你的裸足/所踩过的碱滩和礁石/于是,在封面和插图中/你成为风景,成为传奇。”这些诗句放在林徽因身上也非常合适。

当我们将林徽因看作20世纪的一道美丽风景、一个浪漫传奇时,我们是否也应该低下头来看看她所踩过的“碱滩和礁石”,回过头看看战乱中的林徽因?

作者:王宇

录:

李庄:烽火中的文化坚守

  “你们这一代知识分子,是一种不能移栽的植物。”在林徽因的病榻前,前去探望的美国人类学家费正清说道。彼时,抗日烽火燃烧在中国大地,二人交谈的窗外是川流不息的长江水。离开祖国,不再直视民族的巨大创痛,不再被颠沛流离、危及生命的生活裹挟,这是抗战前夕乃至抗战期间,许许多多的中国知识分子可以做出的选择。然而,他们中的大多数和林徽因一样,选择留下,留下抗日,留下继续从事文化教育事业。

  贫弱而坚韧,砥砺之中露锋芒见风骨——在贫困、疾病与炮火中坚持整理民族文化遗存的林徽因,是这一伟大群体的缩影;长江岸边的人文李庄,是抗战时期整个民族文化坚守的一个剪影。  ——编者

  仲夏的李庄,烈日照古韵,长江诉衷曲。

  一座座翠绿掩映的川南民居,粉白墙、花格窗、小青瓦,古朴、凝重。婆娑的光影里跳荡着岁月的沧桑,轻轻走近,幽静的气息扑面而来。

  这个位于四川宜宾的 “长江第一镇”,在抗战时期,与重庆、昆明、成都并列为中国四大文化中心。八十多年前,一大批中国知识分子在烽烟中辗转来到李庄,这是他们一生中最为艰难的岁月,也是最为顽强的坚守,他们用中国知识分子的担当与情怀,书写了中国文化在烽火中的奇迹。

  八十多年风雨阳光,他们的名字已经嵌入了李庄历史文化的脉管。

  一

  抗战中的李庄,就像一颗埋藏在雪地的种子,顽强地孕育着希望与生机。

  1937年,北平沦陷,一批国立高等学府和研究机构被迫南迁,经南京、武汉、长沙、昆明,于1940年冬季陆续到达李庄,最盛时有12000余人。李庄大大小小的宫观庙宇、会馆祠堂、民间小院都住满了这些外来的专家、教授和学子。当年,李庄这个不足万人的江边小镇,每天都能看到穿着长衫、旗袍、西服,胸前别着钢笔、腋下夹着书本,或烫着卷发或梳着偏分头、操着外地口音的人,三五成群地进进出出。

  中国营造学社也是在这期间来到李庄的。他们住进了上坝村月亮田边的张家老院子,并将在这里完成从1932年就着手考察搜集素材并酝酿编撰的《中国建筑史》,以填补中国建筑史上的空白。长达三年之久的南迁,梁思成、林徽因作为营造学社的主要负责人,带领学社的同事和自己的家人,颠沛流离,九死一生。途中,尽管被日军的轰炸机追着跑,但他们探寻的脚步始终没有停,一直坚持着在沿途考证和搜集古建筑资料。他们认为,不能鬼子来了,我们的文化就断了;祖先的文化精髓,不能葬送在侵略者的铁蹄下。当时,营造学社同仁还有莫宗江、卢绳、罗哲文等,他们都明白,一个国家的建筑承载了一个民族的历史文脉,中国建筑的演变也映射着中国政治、历史、文化的演变,因而他们反倒庆幸有机会行走在山川陌野,看到过去未曾见到的亭台楼阁。

  在这群人中,最令人敬佩的,当数一代才女林徽因。出生于书香世家的林徽因自幼接受传统文化教育,尽管她16岁开始在西方教会学校读书并有着留学欧美的经历,但是中国传统文化在她的骨子里留下深深的烙印。1931年11月19日,留学归来的林徽因,以女建筑家的身份,在北京协和礼堂为驻华使节讲演中国古代建筑与美学。她说,建筑是全世界的语言,比写在史书上的形象更真实、更具有文化内涵。林徽因不崇洋、不媚外,对于中国的建筑有着强大的文化自信。

  在李庄,她常对营造学社的同事说,学术千秋事,来不得半点虚假,必须一丝不苟。多年来,她和丈夫梁思成一直坚持攀屋顶、上房梁,到实地准确测绘、考证古建筑的结构和尺寸。为了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林徽因在李庄四合院天井里的大樟树上悬挂一根竹竿,经常吊爬,锻炼体力。

  千年李庄,千年积淀,留下了不少绝美的古建筑群落,它们静卧苍穹之下、苍松之间,在林徽因眼里,那就是一首首凝固的诗!她迫切地想走进它们,欣赏它们,解读它们。因此,爬竹竿的锻炼开始没多久,她就把外出测绘的事摆上了日程,总是催着同事们尽快上路。蛰伏在长江边的李庄,冬天异常寒冷,而林徽因心里却揣着一团火。经常天一放亮,她就和营造学社的同事们启程了。大家肩背着一包包鼓鼓囊囊的测绘工具,行走在弯弯曲曲的乡间小道,薄雾缭绕,仿佛演奏着一支轻快的畅想曲。李庄境内的螺旋殿、魁星阁、张家祠、禹王宫,处处都留下了营造学社人攀爬的汗水与足迹。后来这四处建筑被他们称为“李庄四绝”,写进了《中国建筑史》。

  多少个夜晚,一盏跳动的煤油灯陪伴他们伏案撰写到深夜。营造学社人学术报国的理想和信念,就像那盏灯,灼灼跃动,夜复一夜地照着他们的窗棂与心灵。

  二

  抗战没有前方后方,李庄虽然没有硝烟,但对于来到这里的知识分子,依然困难重重。

  林徽因不得不自己动手给夫君和孩子缝补衣服。她和家人到场镇,把家里值些钱的东西如她的首饰、梁思成的钢笔都送进了典当铺,或换点现钞贴补家用,或换点红糖、猪油以补补身子。林徽因喜欢给朋友写信,但这时的生活早已由不得她潇洒地用纸,她只能用捡来的包裹过点心、糖果的油纸做信笺,而把省下来的每一张纸都用在了书稿的编写上。

  李庄属典型的川南潮湿气候,冬季阴冷,夏季酷热。梁思成、林徽因夫妇居住的房屋,竹篾抹泥为墙,不保暖也不隔热,室内阴暗潮湿。林徽因入川不到一个月,肺结核病就复发了。那段时间,丈夫梁思成正在重庆为营造学社筹集研究经费而东奔西走,得知夫人发病,便迅速买了药品,星夜兼程,赶回李庄。林徽因卧病在床,梁思成心疼不已,为她打针、喂药,悉心照料。营造学社的同事们多次来到林徽因床前,见其身体十分虚弱,都劝她安心养病,劝梁思成放下手里的所有事情,守护在林徽因身边。然而,在林徽因看来,日本飞机正在对祖国大地狂轰滥炸,抢救文化也是为国尽忠,须争朝夕、惜分秒。在林徽因的再三催促下,梁思成才开始一边工作一边照料。

  林徽因躺在病床上,面对着墙上的挂钟,写下一首新诗《一天》:“今天十二个钟头 / 是我十二个客人 / 每一个来了,又走了 / 最后夕阳拖着影子也走了!我没有时间盘问我自己胸怀……”她把挂钟12个钟头的刻度,当作轮流来探访她的12个来客和朋友。有朋友就有慰藉、有快乐。境由心造,如果不是壮志满怀,哪会有这般积极阳光的人生态度?哪会面对疾病和困苦而没有彷徨、没有绝望?营造学社安排给林徽因的后期任务,是承担《中国建筑史》全部书稿的校对。即便是发高烧,她也用枕头垫在背后,撑起身子,捧起手稿,潜心校对。

  三

  乱云飞渡,江河奔流,李庄桂轮山几度花落花开。战争、疾病、困苦,都没有把营造学社人击倒,他们对《中国建筑史》的研究和写作一刻也没有放弃。他们坚守的,不亚于战火中的又一个高地。

  李庄有一段佳话,流传至今。一天,11岁的女儿梁再斌问母亲:“要是日本鬼子打到李庄来了,我们怎么办啊?”斜靠在床上的林徽因,瘦削的脸庞有些苍白,她慢慢坐直身子,拉着女儿的手,沉着地说:“女儿,不用怕,我们旁边不就是长江吗?到时,我们全家就到长江去。”

  为了一份坚守,林徽因柔弱多情的外表下包含了一颗多么伟大、刚烈而超然的心。林徽因和梁思成在简陋卧室里的书案上、病榻前,堆积起厚厚的“二十四史”和数以千计的照片、实测草图、数据以及大量的文字记录。病痛中的林徽因,不仅完成了营造学社交给的校对任务,还为书稿撰写了五代、宋、辽、金部分的建筑发展史,以及中国宫廷建筑的特点和制式、宗教建筑艺术、中国塔的建筑风格等内容。一字一句,都浸透了她满腔的热血,折射出顽强毅力和过人智慧,彰显出忠贞不渝的文化追求和学术信仰。

  1942年深秋,林徽因和梁思成的老朋友,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夫妇特意从重庆来到李庄看望他们。见到病重得脸色苍白、颧骨高耸的林徽因,美国朋友说:“依我设想,如果美国人处在此种境遇,也许早就抛弃书本,另谋门道,改善生活去了。”他们动员梁林夫妇去美国发展,说美国各方面条件都优越,他们的才华更能得到施展,林徽因的病也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然而,林徽因微笑着,婉言谢绝了。她说:“中国南方的居民充分地体现了中国的人文精神。我有个设想,等身体好起来的时候,要对江南民居作一番详细的考察。”美国朋友离开的时候说:“我明白了,你的事业在中国,你的根也在中国。你们这一代知识分子,是一种不能移栽的植物。”

  1945年8月,日本投降的消息传到李庄,连续几天,李庄的大街小巷都卷起欢乐的狂潮。林徽因也想上街去,但日益严重的肺结核病让她根本无力行走。营造学社便安排了一乘滑竿,让人抬着林徽因走出月亮田,走过两里多的小道,在李庄码头一棵大榕树下的茶馆前停下。林徽因努力撑起病弱的身体,让喜悦的目光融进欢乐的浪潮……

  在那段烽火岁月中,营造学社人怀着文化报国的理想和情操,顽强坚守着那份文化自信,协助梁思成完成了《中国建筑史》和英文稿《图像中国建筑史》。如今,芳草茵茵,花香阵阵,我的脚步难舍中国营造学社李庄旧居,难舍梁林陋室。在李庄,我见到从成都前来“参拜祖师”的年轻的高级建筑师张岗,他是这样评价《中国建筑史》的:“这是中国第一部全面、科学、系统地描述从上古先秦至明清以来中国建筑艺术和技术的著作,内容浩瀚。建筑实例覆盖大半个中国,是奠定新中国建筑学学科基础的开山之作,将中国建筑技术从千百年来的工匠师承、口口相传提升到现代的学科教育。”抗战胜利后,以营造学社为班底,梁思成创办了清华大学建筑系。可以说,李庄是“中国建筑科学的摇篮”。

  烽火中的川南李庄人才汇聚,除了中国营造学社,还先后住进了中央研究院的历史语言研究所、社会科学研究所、体质人类学研究所,金陵大学文学研究院等。学者们在这里安居,在这里不废研究,生活的清贫没有改变他们内心的高洁,外敌的入侵更没有中断他们学术上的探索。

  李庄,一个有着特殊意义的文化符号,犹如一枚精彩的邮票,把中国知识分子在抗日烽火中的一段传奇邮寄给我们的子孙后代。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加推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bafangmiaomu.com/shehui/97776/

作者: 头条新闻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