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

江阴长江大桥通了19年了,江阴与靖江跨江融合得如何了?

卖房信息,购物津贴怎么用举个例子,热钱

老话题再生新意。 前段时间,建议创建江阴—靖江高质量跨江融合发展实验区的声音备受关注,人们普遍认为,条件具备,时机成熟,正当其时。   长江南北,江阴与靖江,分属无锡与泰州,它们的…

老话题再生新意。

前段时间,建议创建江阴靖江高质量跨江融合发展实验区的声音备受关注,人们普遍认为,条件具备,时机成熟,正当其时。

 

长江南北,江阴与靖江,分属无锡与泰州,它们的融合已是个至少15年的老话题。2003年,那也是长三角一体化大热的年份,江阴经济发展迅猛,资源匮乏,长江岸线开发基本饱和,而对岸靖江60公里的岸线资源几乎闲置,于是两地率先突破行政区域藩篱,跨过长江联合开发园区,当时被称为“文件上没有,惯例上没有,领导讲话里暂时没有”的事。

 

从历史上看,江阴与靖江曾同属常州府,靖江还曾属江阴县管辖;从地图上看,两地城中心都距离江边不远,这里也是长江下游最狭窄的江面之一。此处是有名的要塞,也是南北要道,多少次两军对垒发生于此,多少文人墨客从这里摆渡。在渡口工作了30多年,几乎每天都要从江阴乘船过江,到靖江上班范建军说起,曾几何时,从苏北、山东、河北过来的货车司机,骑着自行车过江贩鸡蛋的商贩,还有过道江阴去上海做买卖的生意人,都得“巴结”着他们。江阴长江大桥1999年通车后,跨江不过10分钟车程,两头便离得更近了,靖江人去泰州要乘长途大巴,去江阴只需坐公交车。渡口相对冷落了,可逢年过节,渡口依旧特别忙,两岸走亲戚的人与车要排起长队。

 

在更高质量推进长三角一体化的当下,观察这片跨江融合发展基础较好、条件较为成熟的地方,别有意味——有“老法师”告诉记者,在长三角,安徽的铜陵等地主要靠行政区域调整,让一些城市“一举”跨了江;也有人说,正因长江两岸同属一个城市,像南京这样的城市才能顺畅地建设多条跨江通道,快速融合。

 

如何做好区域互补、跨江融合、南北联动大文章?看看江阴与靖江,它们隔着长江天堑的融合之路,或许对长三角其他被“有形”或“无形”的行政藩篱隔开的地方,都有启示。

 

壮举

 

15年来,江阴—靖江工业园区管委会党政办公室主任马建民几乎每个工作日都要往返两地,从大桥过江很快,从轮渡过江更有闲情。跨长江通勤15年了,可他一直记得,当年从江阴的乡镇,调到园区工作的心情:视野与格局豁然开朗,虽然当年靖江的江岸边多是湿地与芦苇,临时的办公场地是一个小院子,但“这是一片大平台,是一片创业的热土”。

 

不得不说,当年的“跨江壮举”在今日看来依旧有创新之处。2003年,根据两地联合开发园区的协议,江阴在靖江初步规划60平方公里,占用岸线11公里,双方成立园区投资有限公司,首期注册资本1亿元,江阴出资90%,靖江出资10%,10年内投资收益全部留在园区滚动开发;江苏省为此在项目审批、工商登记、财政扶持、用地政策、收费减免等8个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在管理体制上,现有行政区划不变,投资、管理以江阴为主,土地、劳动力和环境配套以靖江为主;在运行机制上,两地共同成立开发公司,以市场化运作手段,共同招商;无锡与泰州并未从行政上失去对两地的管辖权,江阴得到了迫切想要的发展空间,靖江则有了前所未有的、融入苏南的发展机会,园区建设吸取了苏南工业发展的一些经验教训,工业进园区,污水集中处理,避免了“村村点火、镇镇冒烟”的现象。当时一句流行的评价是:“吸引江阴来共同开发靖江园区,是靖江近年来最成功的一次招商引资。”在靖江人看来,请来的是一个10年内不求回报的战略投资者。

 

跨江的效果很快显现,江阴大项目过江。两地在岸边的百姓们都知道,靖江开始大跨步向长江边发展。以前从靖江看江阴高楼林立,从江阴看靖江则“黑灯瞎火”,如今由于集装箱船、钢结构、高速铁路线缆、跨海大桥钢箱梁等重点项目建设,靖江这边的江边不仅道路从小沙土路拓宽成了四车道的大路,江岸在夜晚也亮出了漂亮的灯光带,江阴—靖江工业园区成为中国民营造船、国家重钢结构两大产业基地。

 

据江苏省社科院泰州分院助理研究员张永龙的调查,在园区成立后,江阴靖江两地发展落差逐步变小。2006年,江阴的GDP总量是靖江的6.05倍,2011年则为4.58倍,2016年降低到3.85倍。江阴到靖江的公交车常态化,初步测算,两地每天游玩、购物消费的互通人流量超1000人,比2003年增加了3倍。靖江的房价低于江阴,大量江阴人到靖江买房、居住,靖江“长江玫瑰园”高端江景别墅的购买者基本上都来自江阴……

 

马建民觉得,两地的融合不仅是共建一个园区那么简单,由此带来了两地干部队伍的多层次互相挂职、任职,两地在发展理念与政府效率上的差距,也迅速被拉近。

 

曾几何时,江苏省有专家提出设想,把分属无锡、泰州和苏州的江阴、靖江、张家港三个县级市,合并为“三江市”,显然,这个想法过于浪漫与理想化,当时不少人觉得,江阴和靖江跨行政区域的联动,已经能在兼顾各方利益的情况下,探索出一种跨江融合新模式,引得一片叫好。

 

困惑

 

15年过去,江阴—靖江工业园区引得长三角乃至全国各地竞相模仿,来自全国各地的学习参观团队也曾接踵而至。虽然率先走出一大步,可在长三角诸多跨区域共建园区兴起之后,这里的融合似乎显得有些“默默无闻”。

 

一位熟悉园区的老法师分析原因,一方面自然有经济大环境的“影响”,曾有一段时间,钢铁、造船等企业在经营上遭遇困境,产业有起伏,GDP数字不好看,便会有质疑的声音。另一方面,两地干部之间难免偶尔有些“傲慢与偏见”,各自的“小算盘”还存在,总有人觉得“种了别人的地,荒了自家的田”,怎么行?还有人觉得,此处不算我的,我何必管它?

 

记者在两地采访,企业主与百姓反映较多,认为“最不给力”的便是江阴大桥的收费问题。15年前就有呼声,希望能免除江阴与靖江两地车辆的江阴长江大桥过桥费,说起来,两地之间的互补性合并,江阴是工业型城市,靖江以服务业为主,完全可以充当江阴的“后花园”,还能成为苏南资本向苏北转移的桥头堡。可是,一辆集装箱货车来回过桥约600元,小轿车往返则需60元,两地沟通的成本居高不下,要素流动显然就通畅不起来。

 

马建民等园区工作人员,因通勤需要,园区有一批可以免费通行江阴大桥的车辆;在园区的企业,根据相关政策与标准,也提供车辆来回大桥“包年”、“包月”的优惠。在原有的两地公交车之外,园区出资补贴,又开通了一条公交车线路,也为常来两地的“跨江上班族”提供相对优惠的月票和半年票——但是,老百姓觉得,江阴靖江要融合,这远远不够;可公路运输部门对江阴大桥的流量饱和程度显然也有自己的考虑与评估,多年过去,此事迟迟没有进展。

 

不过最近,“降低江阴与靖江联通成本,增加过江线路运力”的话题,再次被关注,江阴人与靖江人都相信,比困难更多的,是改革的智慧。他们羡慕省城南京,同样跨着长江两岸,南京已明确将减免市内过江隧道通行费用。

 

总会更好的,记者从近日召开的长三角综合交通发展大会上获悉,江苏正努力补上过江通道短板,预计2025年江苏省已建、在建过江通道将达到30座。今年8月底的江阴靖江融合发展协调会第一次会议上,记者了解到,两地将力争在2020年前完成《江阴靖江一体化空间协调规划》。

 

交融

 

与两地召开融合发展协调会几乎同时,8月底两地新汽渡正式通航。原本江阴那一边,黄田港渡口距离城市中心太近,大量过境车辆扰民,两地协商,把新渡口向西迁移的十多公里——这被视为两地共同开始空间规划的新开始,在当地百姓看来,这是大家对于经济发展与生活质量如何平衡的共识。记者也在两地的会议纪要中看到“春风绿两岸,碧水相对出”这样的词句,来表明两地开展长江生态保护,一体化统筹布局沿江空间和港口航道资源的决心。

 

老渡口虽然没了,可留下了两地文化交流的空间。江阴那一头,黄田港与北大门附近正打造成为历史文化街区,正寻访旧人,留住乡愁;靖江八圩渡口这一边,靖江文史作者高锋经过历史梳理与调查写下了《沙与渡》,他与记者讲起,清朝光绪年间两地为了解决摆渡问题和江难事故,共同成立“江靖救生义渡局”。在历史文化上的交流,两地开始趋于频繁,高锋曾写过《家住马驮沙:靖江史话》,有江阴的历史文化学者看了,感慨当年长江中的“马驮沙”在成为靖江之前,本属江阴,这段历史应该是由江阴人来研究透才对。高锋也会羡慕江阴历史文化悠久,可他偶尔也会对江阴的高楼遮住人文景观吐吐槽。

 

高锋是土生土长的靖江人,他说起靖江话,听起来像是苏南的吴方言,而非泰州市区或是北边泰兴市的方言,他自认从历史上、文化上与心理上,靖江人都更倾向于向“江南”靠拢。他说起一些本地人的“心事”,曾几何时,位于江北的靖江在经济发展上明显不如苏南的江阴,于是有说法“宁向南一尺,不向北一丈”,甚至还有“宁要苏南一张床,不要苏北一间房”的自嘲。可如今变了,靖江发展也不差,他坚信,“小利益”、“小算盘”少了,靖江江阴会一起变好。

 

马建民似乎燃起了他15年前刚到江阴—靖江园区工作的热情,他组织各类跨江的“联谊”,在“两江众创空间”内与记者畅聊“见证大时代的事业”,邀请记者长期观察江阴与靖江的联动动态。15年前他曾建议园区组建专家智囊团队来应对一体化创新中的新问题,如今,他给了记者一本由上海海事大学、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的专家撰写的调研报告,其中有建议,利用江阴的货源和航线,与靖江的空箱(集装箱制造企业)优势,从靖江调运空箱至江阴装货后发往目的港,或者将货物陆运至靖江装箱下水,拉动靖江港区集装箱业务的快速提升。另外,专家们还建议,要强化与上海港及长江沿线港口的联盟合作,建立与国内外航运服务企业的合作关系,发展成为长江黄金水道“南北岸”“上下游”区域合作、联动发展的示范基地。

 

确实,15年过去,这段长江的两岸愈发充满想象空间。比如说,这里集中了造船与钢铁行业,未来能否形成工业互联网平台?能否为专业技术工人搭建国际化的培训平台?在长三角一体化中创新突破,一切都有可能。“无论从上级要求、客观条件来看,还是从历史渊源、现实基础来看,江阴、靖江都是扬子江城市群中最有可能实现跨江融合发展的城市。”无锡市委常委、江阴市委书记陈金虎如此表示。人们常把15周年称为“水晶婚”,彼此了解、肝胆相照,像水晶一样晶莹透明。靖江市委书记赵叶表示,从跨江联动到跨江融合,江阴靖江的合作必定更上一层楼,南北两岸的协作必定开辟新路。

 

期待跨江15年后,率先之后更出新意。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加推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bafangmiaomu.com/fuguxw/78555/

作者: 头条新闻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