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

来伊份“网红”青团检出禁用防腐剂后续:消费者可获“一赔十”

交银精选基金净值,博裕资本,亚梦h小游戏

购买了不合格批次乳酸菌味青团的消费者,可获得实际货值的10倍赔偿。   来伊份今年力推的“网红”青团——乳酸菌味青团,上市才短短数月,便遭遇“当头棒喝”。   在上海市市场监管局近…

购买了不合格批次乳酸菌味青团的消费者,可获得实际货值的10倍赔偿。

 

来伊份今年力推的“网红”青团——乳酸菌味青团,上市才短短数月,便遭遇“当头棒喝”。

 

在上海市市场监管局近日公布的青团产品监督抽检不合格名单中,上海来伊份食品连锁经营有限公司潘园公路店销售的乳酸菌味青团被检出禁用的防腐剂脱氢乙酸。

 

4月1日,上海来伊份股份有限公司公开了一份情况说明,解释了青团不合格的原因,并决定在全国门店、APP等线上渠道全面下架乳酸菌味青团,同时向消费者致歉,提出“一赔十”的善后方案。

 

来伊份官网截屏

 


不合格批次可“一赔十”

 

在情况说明中,来伊份表示,事发后,即刻对全国门店、APP等线上渠道的乳酸菌味青团进行下架处理;对库存产品和召回后的产品进行了无害化销毁处理。

 

来伊份同时给出了理赔方案。近期,消费者可凭产品或消费凭证前往来伊份门店,或通过APP等线上渠道退货,购买了不合格批次乳酸菌味青团(生产企业:宁波思味特食品有限公司,生产日期:2019-02-20,规格:计量称重)的消费者,可获得实际货值的10倍赔偿。

 


主观故意?还是“带入”?

 

根据我国现行的食品添加剂使用规定,脱氢乙酸及其钠盐可用于黄油和浓缩黄油、果蔬汁(浆)、面包、糕点等10多种食品的生产加工,最大使用量根据食品种类的不同,从0.3克/千克至1克/千克不等。

 

但青团产品目前归类为粮食和粮食制品,不在脱氢乙酸的适用范围内,因此,青团产品禁用脱氢乙酸,也不得检出脱氢乙酸。

 

业内人士此前指出,监管部门在来伊份青团中检出了禁用防腐剂,主要有两种可能:

 

其一,来伊份“顶风作案”,考虑到青团是时令性的易变质食品,因此在生产加工过程中主观故意添加了脱氢乙酸,延长青团在货架上销售的时间,降低青团因变质而未售出就下架的损失。

 

其二,在生产加工中,原本含在原料或生产设备等环节中的脱氢乙酸迁移进了青团产品,业内称为“带入”,并非来伊份主观故意添加违禁物质。

 

在情况说明中,来伊份称不合格产品中的脱氢乙酸含量为15毫克/千克,为“微量带入,并非生产过程中添加”。

 

来伊份内部人士向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透露,这次“闯祸”的其实是流质的乳酸菌味馅料,馅料里添加的防腐剂脱氢乙酸迁移进了青团面皮,而被监管部门检出。

 

“乳酸菌味馅料,是一种烘焙食品馅料,脱氢乙酸是可以添加的,但用在青团里就不行了。”该人士坦言,来伊份这次创新口味的过程中的确疏忽了,对行业标准的认知能力有待提高,应当充分研究所有新增原材料所含的物质,尤其是脱氢乙酸这样不允许出现在青团中的禁用物质。

 

乳酸菌味青团的宣传页面

 


含有脱氢乙酸要不要紧?

 

虽然在青团中添加脱氢乙酸是违反法律和相关标准的行为,当事人要接受法律的制裁,但专家表示,青团中检出脱氢乙酸,从食品安全的角度而言,消费者一般不必过分忧虑。

 

据介绍,脱氢乙酸及其钠盐作为一种应用广泛、低毒高效的防腐、防霉剂,在酸、碱条件下均有一定的抗菌作用,尤其对霉菌的抑制作用最强。

 

含有脱氢乙酸的食物,会有风险吗?这要具体结合使用、摄入的剂量来讨论。

 

拿实验动物(小白鼠)的口服半数致死量(LD50)1克/千克体重作参考,一个体重70千克的成年人一次吃下70克脱氢乙酸才可能有风险(人和小白鼠对脱氢乙酸的耐受性不同,且每个个体的实际耐受情况也不同,只能做一个不严谨的推论)。

 

这是什么概念?一般面包中依法添加该类物质的最大剂量是0.5克/千克,假设参加实验的成年人,吃的面包都按0.5克/千克的剂量添加脱氢乙酸,要一口气吞下280斤这样规格的面包,才可能有“危险”,估计还没等到“中毒”,胃就已经被撑坏了。

 


10多种食品能用,为何青团不行?

 

既然脱氢乙酸安全性尚可,且能够在限定的剂量范围内添加进其他10多种食品,那为何青团不能添加脱氢乙酸?

 

业内人士指出,这与青团的食品归类有直接关联。

 

按照传统工艺来理解,青团归为蒸煮类粮食制品,这没有问题。但近年来,随着工艺的改进,一大批“新型青团”涌现,这些青团越来越远离传统的时令性食品,逐渐向一种常见的糕点靠拢。

 

如果将青团归为糕点或类似分类的食品,那么在限定剂量内添加脱氢乙酸,按照规定是允许的。

 

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截至目前,青团仍被归为粮食制品,脱氢乙酸仍是禁用防腐剂。不过,一些厂商已经遇到类似来伊份这样的问题,并开始为此奔走。”该人士表示,希望将来能够明确“新型青团”的食品归类问题,而作为经营者,也应当及时跟进最新动向,及时按照法律、标准调整自己的生产工艺,避免非主观故意的违法情况发生。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加推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bafangmiaomu.com/fuguxw/76604/

作者: 头条新闻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