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

新时代特稿写作探析——“非虚构”写作的文学技巧

yy摇骰子技巧,捡到一只流浪狗,艺术类文化课分数线

小编为您准备了你感兴趣的头条热点,换个方式看新闻。 摘要: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日趋广泛应用的当下,记者逐渐从繁琐的消息写作中解放出来,转而从事深度新闻写作,在这样一种背景下,深度新闻…

小编为您准备了你感兴趣的头条热点,换个方式看新闻。

摘要: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日趋广泛应用的当下,记者逐渐从繁琐的消息写作中解放出来,转而从事深度新闻写作,在这样一种背景下,深度新闻写作方式的革新成为一个非常有意义的选题。

本文采用文本分析的方法,选取了“非虚构”特稿领域优秀的作品对其做出分析和归纳,从场景、有效细节、线索、故事的结构等方面入手,寻找其中存在的普遍性文学技巧。

关键词:“非虚构”;文学手法; 特稿写作

1 绪论

2015年,白俄罗斯女作家阿列克谢耶维奇的《核灾难口述史》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她是第一位登上诺贝尔文学奖颁奖台的记者。 “非虚构”作为一种独特的写作方式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

“非虚构”起源于西方,20世纪60年代,美国作家杜鲁门?卡波特以一桩真实的谋杀案为素材,在历经6年的挖掘采访之后创作了小说《冷血》,该书大受欢迎,卡波特把这种新的小说写作手法命名为“非虚构”。

随后,“非虚构”类小说走出美国,引发了一场世界性的文学革命。《我控诉》、《寒冷的日子》、《在底层》、《山打根八号妓院》等都是“非虚构”领域的杰出作品。

“非虚构”同时也对新闻写作领域产生了莫大的影响。60年代美国反叛思潮来临, “非虚构”这种写作手法被引入新闻界并广泛应用,新新闻主义应运而生。

“非虚构”特稿记者们摒弃了传统新闻写作要求绝对客观的写作态度,相反,他们在寻找和尝试一种新的方式并融入个人的风格[1],他们主张用文学手法写作“非虚构”特稿,用对话、场景、第三者观点、记者的主体性和细腻的心理描写来报道、记录荒诞、疯狂的现实。

如今,“非虚构”这类写作方式在特稿写作中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倒金字塔式的简单报道和仅提供5W必要信息的新闻作品已经无法满足读者的需要,读者渴望知道一个故事而不是简单的消息。

“非虚构”特稿这种兼具故事性和新闻价值的作品在美国被称作“文艺新闻”,学者巴纳(R. Thomas Berner)盛赞“文艺化新闻作家,因为糅合了跑新闻、写作艺术及小说写作技巧等力量,故而会比其他惯用倒金字塔式写作的记者,实际上更接近真相,得到了读者的喜爱。”[2]事实上也确实如此,这种新的新闻作品追求精致的文学意义,挑战新闻的速朽,具有了某种超越新闻的文学价值。

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日趋广泛应用的今天,传统新闻记者的职能已经慢慢发生了改变,记者从低级、繁琐的消息生产中被解放出来,转而专注于深度新闻写作。

在这样一种背景之下,探讨这种新兴写作方式如何使传统新闻作品变得更有阅读价值,进而实现更广泛的传播,以及当代新闻事件的叙述方式如何革新成为一个非常有意义的选题。

2 研究现状

“非虚构”特稿在新闻报道中是比较特殊的一类,它不等同于消息或者通讯。它的目的不是快速传递新闻消息,它具有一定时效性,但与消息相比,“非虚构”特稿的制作周期比较长,时效性很弱。同时,它也不同于塑造典型人物来宣传某种美好品质的通讯。“非虚构”特稿是给读者讲一个故事,这个故事是真实事件,不掺任何编造虚构成分。

《智族GQ》的总主笔何瑫这样定义“非虚构”特稿:“比起新闻报道,它具备更丰富的意义指向、更精致的文本呈现、更详实的故事细节、更能与时间对抗的审美价值。比起纯文学创作,它具备更为有力的直指人心的力量——真实故事的情感冲击力永远无法被虚构故事完全取代。”[3]

在当下学界有关“非虚构”写作的文学性探讨并不非常充分,发表的文章多集中在《新闻与写作》的“写作讲坛”中,比如周逵和顾小雨提到的“叙事方式”、“细节呈现”和“故事建构”这几个方面来描写“非虚构”特稿的文学性呈现[4],而林珊珊和曾繁旭也发表了一系列比较具体的研究,专注于人物报道[5]。除此之外,业界对新闻写作手法的探讨相比学界要更多一些,比如林天宏对于特稿写作的总结和建议[6]。

但是这些研究并不够全面,对文学技巧的分析也比较零碎,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写作系统,本文将论述“非虚构”特稿“文学性”呈现手法,着重分析“非虚构”特稿在艺术表现技巧方面的呈现,采用内容分析法,系统地总结、分析文学艺术手法在“非虚构”特稿中的运用。

3“非虚构”特稿的艺术技巧呈现

最早出现的有关特稿文学技巧的具体操作理论是来自汤姆?沃尔夫在1972年12月的《时尚先生》(《Esquire》)上指出的新新闻作家所运用的四种技术,包括:(1)场景的表现; (2)对话的应用; (3)第三者视角;(4)有效细节。

这些理论一直到今天依然被广泛应用在新闻写作中,并不断和文学写作技巧融合,由此发展出了更丰富的特稿写作方法。

3.1场景的表现

人物特稿中场景的表现非常重要,场景会营造出一种画面感,读者跟随记者的描述在脑海中重构整个场景,身临其境地感受故事发生的时刻,这比单纯的讲述更能打动人。

在特稿写作中,记者需要构建场景,一个个场景拼贴成一篇优秀的特稿。无论是作者观察到的或者是重新建构的,必须包含几个关键元素:所有的细节必须准确,绝不允许半点虚构的成分;场景的构建精确到声音、画面甚至温度,这样才能使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场景中的人最好发生交流,这样才能表现出生气和活力。[7]

要做到以上内容就必须要求记者用“饱和采访”来维持新闻细节的真实[7],卡波特创作《冷血》花费了6年时间,在6000多页的采访笔记当中才找到足够多的材料完成了写作。所以要支撑起这些细节精确性的考验,事前的采访工作一定要做到巨细无遗,这也是“非虚构”特稿记者确保真实性的基础。

发表于《时尚先生Esquire》2015年11月刊的特稿《黑帮教父最后的敌人》对场景的构建就非常出色,文章讲述的是一个香港的黑社会老大与癌症抗争的故事,这位大佬叱咤风云多年,晚年患了癌症,在生命的最后关头孑然一身,独自对抗病魔。

文章中有多处场景描写:

除夕不久后的一个深夜,我和他坐在香港尖东广场……他打开手机,播放起视频。随着歌手白光唱,“花落水流春去无踪,只剩下遍地醉人东风。”双层电车鱼贯而前,轮船烟囱飘着烟雾。那是他童年记忆里的香港。[8]

深夜的广场上,记者和黑帮大佬在聊着他过往的人生,他经历了香港最好的,也是发展最快的时代,但是现在,这位黑帮大佬却仿佛留在时光的尽头,茕茕孑立。错落的光影在他身后流淌,清瘦的老人唱着香港旧时的歌曲,双层电车、袅袅而上的薄烟,这样富有感染力的场景构建出来之后,读者能体会到这种情景,仿若自己亲历一般动人。

3.2象征性细节的表现

细节刻画是“非虚构”特稿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一方面增加了文章的可读性,另一方面也能将人物塑造得更加丰满。缺少了细节描写,很多细腻的东西没有办法仅仅依靠对话、场景表现出来。这些“有关服装、装饰、口音的身份细节,把一切都钉在了社会经济学地图的确切位置上。”[7],从一个大的社会网络中定位人物,把人物放到他生活的环境中去,“环境是水平面,个体是垂直面,他们交集产生的线,就是故事。”[7]

每个人都位于社会网络的节点上,他们承担的不同角色,占有的不同社会经济地位和他本身的性格特性、成长经历产生冲突和碰撞,这些交汇的点上很容易出现精彩的报道。细节能帮人们挖掘出事件表面下隐藏的真实,可以说,每一篇优秀的特稿都包含大量丰富的细节描写。

劣质的黑色毛衣与皮裤之上,搭配一件纯白色皮草——在与母亲雷炳侠的对话中,她管它叫“貂”而管羽绒服叫“袄子”;长发从黑色棒球帽里披挂下来,及腰,但被旅途中的风尘粘成一缕一缕;巨大的墨镜挡住了眼睛和半张脸——娱乐版行话叫“黑超遮面”[9]

这是发表于《南方人物周刊》的特稿《欲望年代的干露露们》开头段的描写,干露露身上穿的皮裤皮草,脸上的小痤疮,有些油腻的头发,包括她走路倾向一边的样子,都是很细致的细节描写,我们马上能够从记者的描写中勾勒出一个干露露的形象,似乎和舞台上性感、漂亮的印象不一样,这两种形象的矛盾激发出一种戏剧性的对比,是非常棒的开头。

所谓有效细节就是像上文这样的细节,能够帮助构建人物形象或者揭露隐藏意义的细节,而一些质量比较差的特稿会大量堆砌无意义的细节,看似细腻,实则使文章显得冗长、没有重点。

3.3多样化叙事方式的表现

人物特稿的叙事有许多种顺序和方式,按照故事发生的时间顺序来描写是最常见的线索,但很多时候不能满足文本构建的需要,这个时候,要求记者在行文线索上寻求创新。[6]插叙、倒叙,以及从电影拍摄中借鉴的时空叙事,记者可以用文学手法对时间和空间进行顺序重组,建立文字和影像的蒙太奇。[4]

蒙太奇手法,就是通过一个个典型镜头的拼接,从不同的侧面去呈现同一个情节,这是有意义的场景和场景的拼贴,最后会形成1+12的效果。

2012年发表于《南方人物周刊》的人物特稿《莫言的国》就是一篇典型的时空叙事特稿。

文章的开头描写的是莫言得奖之后,在辉煌的酒店大堂召开记者招待会的场景,这一幕场景并没有持续很久,记者找到了一个象征性的细节——莫言的手表,以它作为线索,把时空轴切换到了1976年,现在的莫言手上戴着的是知名品牌,走时精准的高端手表,1976年的莫言手上戴着的是全钢防震上海牌手表。现在的淡紫色的条纹衬衫和1976年四个兜的军装,57岁获得诺贝尔奖,光鲜亮丽的莫言和21岁刚刚参军、谨小慎微的管谟业交替出现,两个不同时空的人,就在上下两行文字之间进行对话,这是一种很鲜明的对比,也非常有冲击力。

采用这种形式的叙述方式给读者的感觉就像是两个不同年代的莫言在镜头前拍摄同一部纪录片,这比单纯用回忆的方式架构起整个文本巧妙得多。另外,莫言的作品被誉为是“魔幻现实主义”的代表,这种蒙太奇的拼接方式更符合他作品的气质,两个时空的对比,真实的国和虚拟荒诞的国之间的对比,时空穿梭之间带来轻微的眩晕感,莫言的半生经历和他的思想变化就在这一来一回的切换中慢慢展现在读者的面前,这比简单的顺序叙述更有文学魅力,这就是结构的力量。

3.4叙事线索以及抽象阶梯的表现

一篇优秀的“非虚构”特稿,起码会有一条以上的线索,有些复杂的文章更会是多条线索相互交织而成,明线和暗线交织,或是感情线索和故事发展的脉络交织,“拥有高度自信心的写作者,甚至可以用主观的情感逻辑,来串起所有的素材。”[6]记者的叙述、细节刻画、背景资料的引用、直接引语这几个要素的整合,不断地来回转换,围绕着文章的线索填充、延伸,故事会变得精彩许多。

记者在收集到采访资料以后,第一件要做的事情是寻找文章的中心线索。文章是要展现人的主要经历、情感生活抑或是内心世界?还是一个更宏大的有关人性考量、社会思考的主题?记者的态度是探寻故事的发展还是质疑精力的真实性?都是需要仔细考量的。[5]

加里?史密斯发表在《体育画报》上的精彩长特稿《游骑兵之死》堪称特稿史上的杰作,虽然它发表在一本体育杂志上,但其中流露出对社会的思考以及人性的考量已经超越了一个体育报道的范畴,值得每个读者深思。

这篇文章两条主要的线索,一条明线,一条暗线,明线就是主人公派特?蒂尔曼成为一名游骑兵,从入伍到死亡的时间线,在沿着这么一条时间线索的叙述当中,记者暗暗埋下了第二条线,就是美国公民在“9.11”之后的心理状态的转变,从愤怒到迷茫再到不知所措,这是橄榄球手的困惑,更折射出美国人普遍的心理状态。

记者从游骑兵之死作为切入点,投射出了对美国人普遍关注的社会议题的思考。记者何瑫这么评价这篇特稿:“娱乐也不只关乎娱乐,商业也不只关乎商业,科技也不只关乎科技……优秀的作品总会冲脱行业视角的牢笼,关乎人心人性。”[10]

这篇文章同样是“抽象阶梯”[7]完美运用的最好例子,最早提出这个概念的是语言学家早川,他在出版于1939年的《行动的语言》中提到:所有的语言都存在于阶梯之上,概括抽象的概念在顶端,具体的话语在底部。大多数记者在顶端创造意义,在底部加以描述。优秀的特稿记者会用细节、场景、对话等各种元素精心布局,吸引读者向阶梯上方走去。

游骑兵之死是特例,在阶梯的底部,记者在叙述中慢慢引领读者,走向了美国人普遍的心态,以及对社会现状追问与反思的顶部,从而具有了深刻的社会意义。

小编在此感谢您观看完本篇文章,希望本文您能喜欢,谢谢!

小编为您准备了你感兴趣的头条热点,换个方式看新闻。

3.5灵活切换视角的表现

“非虚构”特稿视角之间的来回切换,最直观的好处就是可以全方位展现和还原事物的原貌,这一种方法在灾难报道中最为常见,在多个幸存者的视角之间来回切换,在事件发生的每一个时间点和方位点建立起全面的视角网络,足够多的视角几乎可以还原现场的任何一个细节。

在“非虚构”特稿中,视角之间的切换也是常用的一种写作手段。

2003年发表于《南方周末》的人物报道《举重冠军之死》是中国最早的一批“非虚构”特稿。记者灵活地在多个镜头之间切换,还原了才力死亡时刻的场景,同时也渲染了一种紧张的气氛,这种紧张感贯穿全篇,在结尾戛然而止,让读者意犹未尽的同时反思制度和社会的问题。

记者在讲述才力生命最后关头的场景时,没有选择平铺直叙地分别描写才力抢救和岳父借钱的场景,反而将这两个场景交织在一起。一边镜头在展现岳父为了住院费在邻居之间紧张奔波,四处借钱,马上切换到另一处镜头,才力在抢救室进行紧急抢救,肺部已经出现了明显的阴影。两个镜头交叉展现,才力在医院和死神赛跑,岳父在家里和借钱斗争,渲染出了一种紧张感,读者不由自主跟随记者的描写担忧才力的病情,想知道到底钱有没有借够,急于知道后续故事的发展。

倘若将借钱和抢救这两件事情分开来说,而不切换叙述镜头,也就没有这么有感染力了。

另外,还有一个特稿写作的专用名词“叙述距离”,这是记者观察的位置,也叫心理距离,变换叙述距离,类似电影导演切换景别镜头,都是为了更好地展现细节。[7]

对人物的描写一般有三种距离,中距离叙述就像是站在主人公的眼前来观察,比如“才力喝了一口急支糖浆,睡了半个小时,然后就跟父母一起坐在靠窗的那张床上聊天。”

再靠近一些,就是站在人物的肩膀上观察,比如“他推门进去,却看见才力仰躺在床上,嘴巴里满是泡沫,枕头湿了一大片,他使劲拍才力,但是没有任何反应。”

最后一种是内部视角,就像是记者透过人物的眼睛来观察世界一样,“商玉馥惊醒了,透过没有窗帘的窗子看了看微明的天色,心里堵得难受,叫起了老伴才福仲。”[11]

还有一种有关视角的说法是“视点人物”之间的切换,视点人物即作者决定读者从谁的角度观察世界,所有的采访人物都可以成为视点人物,在不同视点人物之间进行切换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加强文章的感染力。

以上是关于视角的技巧中比较微观的部分,还有更宏观的部分,就是到底要从那个角度报道人物?是故事情节?还是情感思想?

如果人物身上的故事足够有趣,发生了某些与外部世界冲突的故事,比如发表于《南方人物周刊》的人物特稿《陈若曦:寻找桃花源》,陈若曦的经历非常丰富,她本人也跨越了几个代表性的时代,非常适合从故事情节的角度来报道。

如果人物的内心更加丰富,那么文章就应该侧重情感思想的部分,《病人崔永元》就是这样一篇特稿。崔永元的内心世界远比他的个人经历丰富得多,这个时候记者选取角度的侧重点也就相应发生了变化。

当然,在一篇报道中,这两种视角可能都会涉及到,可以把一个视角定为主线,另一个视角定为副线。

3.6开头和结尾的艺术表现

“非虚构”特稿的开头尤其重要,一般来说一篇比较丰富的特稿都很长,读者很可能丧失阅读兴趣,在这种情况下,开头显得尤为重要,冲突、矛盾、强烈的情感共鸣、非常戏剧化的场景都是好的选择,开头要让读者印象深刻,比如制造悬念、冲突性的场面、恬淡优美的意境等,这样才能吸引读者的眼球。同时,对于“非虚构”特稿来说,在开头就把故事里最好的部分写出来这个做法一定要三思,因为如果这样做,很难在接下来的文章中创造张力。好的故事是逐渐走向高潮的。

张明明决定杀掉他的父母。

这个想法在他脑中盘旋了差不多两个月。

“我想,只有杀了我的父母,才能让我多年积累的仇恨得到释放,让我真正地过着无拘无束的生活。”

1991年11月25日,陈菊生下了他;2007年6月12日,他将陈菊打晕、掐死,然后割喉。[12]

这是特稿《少年杀母事件》的开头,讲述了一个残忍杀害自己母亲的少年的故事。“打晕”、“掐死”、“割喉”三个极其简短、克制、冷静的动词,却描述了一个残酷的事实,这种强烈的反差营造出一种强大的震撼力,很难有读者不想继续往下读。

再比如发表于《智族GQ》的3万字长特稿《审判》的开头:

你以为你知道这个故事,其实你知道的只是结局—— 2011年6月7日,万众期待中,药家鑫被执行死刑。[13]

这一句话其实也是整篇文章的核心,药家鑫和他的父亲并不像媒体所报道或者大众以为的那样,这期间大众遗漏了种种隐情。开头放这样一句冷静、理智、甚至是开了上帝视角的话,让读者不由自主想要去探索到底过程是什么,为什么我们只知道结局?

这就是好特稿的开头,简短、有力量、一击即中。

为了适应纸质打印和传播的需要,“倒金字塔”结构应运而生,大部分新闻把最重要的信息放在开头,结尾处写一些无关紧要的东西。这种传统延续了很多年,即使在今天大部分信息已经是电子形式呈现,不需要把文章打印出来就能广泛传播的情况下,这种结构依然被广泛使用。也许我们可以给“倒金字塔”结构添上一个定语——一种使得精彩结尾永远也不可能出现的结构。

这种结构在人物特稿中是必须予以杜绝的,每一个故事都要抵达一个终点,结尾就是这个终点。编剧和小说家都知道,如果没有一个精彩的结尾,整部作品的精美性会大打折扣,但很多新闻记者们似乎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在人物特稿当中,一个好的结尾是非常有必要的,写好结尾有很多种方法,一个好的结尾可以是:一个鲜明的场景,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一个发人深省的观点,引发读者更深层次的思考;一个象征性的细节,言有尽意无穷。[7]

这时病房里所有的家属都看见,一直俯身做胸压的护士停止了动作,转过身来对他们说:“你们准备后事吧。”他们在最初的一段时间里都没有听懂这句话,就像被截断了一条肢体之后以为它还在那里,很难相信自己已经失去了什么。[11]

《举重冠军之死》的结尾就像一个省略号,才力死后,他的家人都呆住了,不敢相信发生了什么。记者在结尾处留白,让读者自己去想象后续发生的事情,就像开放式电影的结尾,不受结局,自行想象。同时记者让时间静止、画面定格,加重了整篇文章压抑的氛围,在这样沉重的氛围中,让读者自己去反思到底是什么导致了这个举重冠军“毫无尊严地死去”。

3.7套子叙述

套子叙述最早来自毛姆的小说《月亮与六便士》,简单来说就是故事里套着故事。比较典型的应用是发表于《时尚先生Esquire》的特稿《太平洋大逃杀亲历者自述》。文章讲述了一起血腥惨无人道的海上残杀案。

在文章的开头,记者先构建了一个故事场景,他和采访人物赵木成在堤坝上钓着鱼,风清柳淡,木讷而又带着点惊惶感的赵木成,他希望赵木成给他讲述大海上发生的故事。

之后,赵木成开始了他的讲述,讲述的又是一个故事。

这种故事套故事的结构有很多好处,首先就是文章里会有两个声音,记者也是故事里的人物,他的声音和赵木成讲述的声音会形成双重的质感,一个是记者理性、克制的声音,一个是亲历者激动、身临其境的声音。两种声音交叠使得文章的节奏有紧凑有松缓,记者作为故事人物出现的同时还能够把控文章的节奏,在最紧张的时刻带着文章抽离出小故事,返回到比较平和的大故事里,调节读者的心情,然后再返回到紧张激烈的小故事里去。

以上这七种方法都是在“非虚构”特稿中比较常见写作技巧,也是“非虚构”特稿对艺术技巧和语言表现形式的追求,是其在新时代更具可读性的几种方法和表达技巧。

4 结语

“非虚构”特稿是一种用故事来解释这个世界的方式,罗伯特?麦基说过:人类天生就是喜欢听故事的,故事和人物对人类心灵有着极大的吸引力。

特稿记者们将世界翻译成故事这种形式。优秀的“非虚构”特稿兼具可读性与价值性,在碎片化新闻消费成为时尚的时代,特稿记者们没有办法改变读者的阅读习惯,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做出更好的文本,读者对深度新闻作品的需求从来没有衰弱过。

一篇真正意义上的“非虚构”特稿,需要记者恪守新闻专业主义,人物背景资料的详实调查、“饱和式采访”,在架构文本的时候,运用文学化的艺术手法,甚至电影、纪录片拍摄方法,精益求精地对待和创作文本,做到实事求是,不歪曲、不片面,真实、准确、公正,这是前提。

挖掘人物背后的意义,用心打量每个生命,记录这个剧变的时代。当一篇作品能够让读者静下心来思考更深层次的问题,能够发掘和呈现新闻的深度意义,能够吸引多元化的受众,这无疑就是对这篇“非虚构”特稿的最佳褒奖了。

小编在此感谢您观看完本篇文章,希望本文您能喜欢,谢谢!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加推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bafangmiaomu.com/fuguxw/184055/

作者: 头条新闻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