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北京5月18日电(记者 上官云)5月18日,是一年一度的“国际博物馆日”。此时,博物馆大多会举办各种活动,让更多人了解博物馆,更好地发挥博物馆的社会功能。
今年,由于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博物馆的线上展览、直播等活动显得尤其“出圈”。互动小程序、与“主播”互动……人们越来越感觉到,“云刷馆”正在成为流行趋势。
只不过,把博物馆搬到“云端”不是一蹴而就的工作。而博物馆想要打破“次元壁”,也许并不容易。
国际博物馆日:博物馆搬上“云端”
今年“5.18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为“致力于平等的博物馆:多元和包容”。由于疫情影响,各项活动和观众的“亲密接触”有了更多花样。
国际博物馆日期间,北京地区博物馆有94项主题活动陆续开展,其中包括博物馆全景展示、数字展厅等50项“云展览”,以及云游博物馆、文物观赏等15项直播活动。
有趣的是,此次活动还围绕参与直播的博物馆推出系列短视频等产品,借助多元化的新媒体平台,帮助观众们多角度感受“近在咫尺”的博物馆。
浙江文博圈也启动了一系列直播活动,从5月13日至19日首次推出 “浙里光影·云看文博”云上直播活动,组织浙江省博物馆、良渚博物院、宁波博物馆等进行7场云直播。
同时,浙江省博物馆学会在13至14日,围绕今年国际博物馆日主题,邀请4位专家,举办线上主旨报告会。